首页  >  头条汇总
中国番薯之往事:源于那位名叫陈振龙的人

2019-02-14

  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长乐人陈振龙、吴川人林怀兰和虎门人陈益均可享此美誉。他们各自引种,互不关联,他们都为缓解当时国人的温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番薯,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作物,又称山芋、红薯、红苕等。其块根富含淀粉,含有大量易于被消化道消化和迅速转化为能量的多糖,因此成为了应对饥饿的有力“武器”。而且和另一种知名薯类土豆不同,番薯可溶性糖的含量也相当高,因此吃起来带有一股甜味,这也是其“甘薯”“甜薯”“地瓜”之名乃至英文名“sweet potato”的来历。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海中之人多寿,而食甘薯故也。可见,番薯是一种很健康的食物。

  贵州赤水村民在田间收获红薯。新华社发(王长育摄)

  现在,番薯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大多数地区普遍栽培。其实,番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由印第安人人工种植成功。1492年哥伦布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的支持去远航,随后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番薯献给了女王。现在我们无从得知女王初次见到这个新作物时的惊奇表情,但我们知道,到了16世纪初,番薯已经普遍种植于西班牙各地。

  16世纪中期,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发展,西班牙水手把这个易种植、味甘美的作物带到了亚洲——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

  对于新一辈国人,在物资极大丰富的今日,香甜可口的烤番薯已变成在路边小摊可以随手买到的零食。但对于经历过战争、社会变革的老一辈国人来讲,番薯则是承担着他们对于那个饥饿年代最主要的食物记忆。

  农民把大量的红薯切晒成干。  新华社资料片(于杰摄)

  “番薯不怕落土烂,只求枝叶代代传。”

  这是一句台语俗谚,意思是说番薯生命力很强,只要你种下它,它就可以生生不息,就像中国人的精神,吃苦耐劳,根性强。

  关于番薯高产的特点似乎被烙印在了中国人的民俗记忆之中,关于它的谚语不胜其数。那么,番薯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又是何人传入中国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陈振龙,他冒着生命危险在西班牙人的眼皮下,利用自己的才智带走一根红薯藤,才将红薯移植到中国。

  在温室“空中”安家的红薯。新华社发(王德强摄)

  在万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593年,丰臣秀吉的侵朝大军与明将李如松在平壤激战正酣。这一年,陈振龙50岁。他出生于福州府长乐县的一个中产家庭,年轻时考取过秀才功名。然而,在他生长的时代,一方面是科举艰难、仕途壅塞,另一方面,经商风潮弥漫于东南诸省,“中产子弟,什五游食在外”。科举无望的陈振龙便也开始了他的商人生涯,“往来于闽省、吕宋之间”。

  大批闽商前往吕宋,和西班牙人密切相关。在此之前,吕宋仅有华侨“约百五十人”。1571年西班牙船队征服菲律宾群岛后,大量采购生丝、棉布、陶瓷等中国商品。短短二十余年之内,“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明史·吕宋列传》)。

  村民向游客推介红薯。新华社发(喻湘泉摄)

  陈振龙见当地种有番薯, 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他认识到甘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便萌生了带回国进行培植的念头,如若成功,将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大好事。陈振龙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西班牙人,将番薯带回国培植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在当时由西班牙人控制的吕宋岛可是明令禁止的。

  对于如何将番薯带回国内,陈振龙第一次将番薯藏在麻袋之中,西班牙人在检查时轻轻松松就查到了。于是陈振龙不得不另寻他法,第二次他将番薯藏在竹竿之中,但因为有“前科”,西班牙人对陈振龙的货物检查尤其仔细,最后还是被查了出来。

  面对如此严格的检查,陈振龙绞尽脑汁,最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金薯传习录》记载:西班牙人“珍其种,不与中国人”,他们还在海关层层盘查。贿赂当地土著、“得其藤数尺”后,陈振龙将薯藤绞入汲水绳(另一说“编入藤篮”),混过关卡后,经七昼夜航行返回福州。

  农民们清点收获的红薯。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农历五月二十一日,陈振龙一行人抵达福建。几天后,陈振龙之子陈经纶草拟了一份禀贴,游说福建巡抚金学曾“行知各属”“效法栽种”;与此同时,由于担心“土性不合”,在纱帽池胡同住宅一带,陈氏父子寻“舍傍隙地”,开始“依法栽植”。

  从此,番薯就在这片远离于原产地千里之外的中华大地扎下了根,成为了中国老百姓再也离不开的重要作物。

  番薯对封建王朝是一种很重要的高产作物,也许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讲,并没有很直观的概念。它到底有多高产呢?我们可以来对比以下几个数据:

  明代的粮食亩产

  1、北方的粮食亩产

  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 亩收麦一石以上。”夏麦秋粟合起来还是2石。亩产2石汉量(小亩/小石)3.2石,合今市制亩产300斤。

  2、南方的粮食亩产

  明代南方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亩产,据顾炎武《日知录》中引洪熙已年周干说:“如吴江昆山等田,亩旧税五升,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私租一石。”什伍之租,亩收应是2石。亩产稻谷2石,折合今市制为亩产288斤。稻麦两熟田,麦的产量据明末清初桐乡的经营地主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所说:“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张氏所说上熟之田,是稻谷“三石”“春花一石半”。 那么,常田的稻谷产量就应当是亩产2石,春花亩产1石,合起来是亩产3石。亩产稻谷4石,折合今市制亩产577斤。

  再来对比下番薯:

  根据方志记载,明朝万历、天启年间,陕西、河南、南直、山东、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各布政使司已经普遍种植玉米和番薯。番薯有耐旱、抗病性强、抗虫害性强、产量高等优势,在中国大量种植,一年可以种植2季,分为春夏2季。

  一般春薯亩产量2000公斤,夏薯亩产量1000公斤。春夏合计便有3000公斤,即6000斤。

  徐光启就为推广番薯种植而总结了“甘薯十三胜”进行宣传:一亩收数十石,一也;色白味甘,于诸土种中,特为敻(xuàn)绝,二也。

  这就是说番薯的产量相对于稻麦翻了几乎十倍,原来可以养活一个人的田,现在种了番薯,可以养活十个人。

  明末,番薯已在华南地区广为种植,并逐渐向北推广。但是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影响,番薯的栽培技术传播比较慢,直到康熙时期,番薯栽培技术才传遍全国。

  可耕种面积不仅仅与土地本身质地有关,更决定于耕种的作物。番薯适应性强,可以在水稻、小麦不能种植的山地耕种,从而把原来大片不可耕种的土地变成可耕种的土地。从而使中国的可耕地面积扩大了四倍多。

  晾晒红薯干。新华社记者杨士尧摄

  至此,中国的人口才开始有了非常显著而且高速地增长。番薯的引入不仅可开发新的耕地。还可以与小麦、玉米等其它作物进行混种和间隔种植,丰富了中国耕作作物的内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粮食的亩产。 而且也正是得益于番薯等高产作物,在此后也很少有大规模饥荒以及流民的产生。

  陈振龙把番薯从菲律宾引入我国,改善了我国农作物的结构和食谱,番薯也成为我国旧时代度荒解饥的重要食物之一。据古籍记载,在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也就是说,年能在那样的环境下活下来的人基本都是吃番薯来充饥的。清乾隆年间,番薯已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区。

  为纪念陈振龙引进薯种和金学曾推广种植之功绩,闽人曾在福清县建立报功祠。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州人何则贤亦在乌石山建“先薯祠”,后祠被废。现存“先薯亭”建于1957年。

  村民在晾晒纯手工制做的红薯粉丝。新华社发(耿玉和摄)

  陈振龙从外番引进番薯,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甘薯之父”。其后代子孙克承世业,一直致力于将番薯引种、推广到全国各地,功绩卓著。也正是因为番薯的传播,即使在大荒之年,饿死的人数也大大减少。

  如今,我国已是世界番薯产量第一大国,每年生产的红薯产量高达1.2亿吨,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而且还有番薯亩产最高纪录,在绵阳市番薯实地实收亩产达5015.84千克,已突破万斤大关。

  历史的风风雨雨已然过去,封建王朝也早已落幕,没有人再会因为粮食欠收活不下去。暮然回首,数风流人物,这一切的开端都是源于那位名叫陈振龙的人费尽心机带回的那颗番薯藤。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