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各种心理问题随之而出,近年来,“精神障碍”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究竟什么是精神障碍?如何界定精神障碍?精神障碍与精神病有什么关系呢?凯风网小编与您一起探讨。
一、精神障碍的特征
精神障碍范围很大,从分类来讲有10大类,72小类,近400种,许多精神障碍患者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等特征。
二、精神病只是精神障碍疾病的一部分
并不是所有的精神障碍都是精神病,精神障碍的范围很大,它不仅包括精神病,还包括许多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如人格障碍、性变态、心理生理障碍和绝大部分神经症等。
所以,根据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可将精神障碍分为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和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指是各种严重精神障碍的总称,这类患者表现为思维、情感及言语、行为动作与外界环境不相协调,不能被人理解,不能生活自理,甚至完全脱离或歪曲现实。这类疾患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是指严重性达不到精神病程度的精神障碍,是较轻的精神障碍。这类患者多能主动就医,详细地诉说自己躯体上及精神上的各种不适感或痛苦,积极要求治疗。患者大都能自我控制,日常能自理,对家庭和社会一般不会造成危害,也基本能继续原来的工作。这类精神障碍包括各类神经症、人格异常、心身疾病、病情较轻的精神发育迟滞、反应状态或情绪反应等。
三、如何面对精神障碍疾病?
有精神障碍性的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走进医院的精神病科,可怕的是讳疾忌医,可怕的是不能积极面对,只要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面对生活,以乐观、微笑的心态面对生活,就一定可以健康快乐地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