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古来咏菊之作 唯独这一首最是清高傲视古今

2019-11-11 来源:张凡品诗词

   世界上有很多事物,本是一种平淡无奇的东西,可是一旦经过人们思想的熏染,就会被赋予不同寻常的意味。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最能体现这种感觉的,便是象征遗世独立的菊花。自从陶渊明吟出这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后,菊花俨然已经成为了,许多文人追捧的对象。然而古来咏菊之作虽多,可是却唯独这首最是清高,寥寥数笔,傲视古今。

 

  在诗人们的眼中,菊花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畏寒冷,敢于在寒风中绽放身姿。能够在万物萧瑟的大地之上,盛开出最为动人的风景。而这首古诗,也正是牢牢抓住了菊花这一特性,再加上诗人的主观意愿,从而写就了一首清高自洁,而又傲气冲天的咏菊佳作。

  莫道孤芳,无人来赏,且看君子,独立寒风。毫无疑问,这首古诗的作者,也是一位无惧世俗寒风,敢于坚守内心的卓越文人。他的名字叫做郑思肖,这首诗便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寒菊》。

  《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此诗可以算作是一首,借物咏怀之作,用风景抒写心情,以菊花暗喻情怀。不过这首诗中,既没有黄巢那种“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霸气,也没有李清照那样,“东篱把酒黄昏后”的悠闲。而是将他的身世浮沉,与深秋寒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刻画出了一种悲凉而又孤傲的韵味。

  古人曾言,“岁寒,乃知松柏之后凋也”。这首古诗中所要体现的境界,为也正是如此,当繁花开尽,黄叶凋零,方才显出菊花的与众不同。而人生在世,又何尝不是这样,浮华褪尽,始见真情。只有在最危难和艰苦的时刻,才能体现出谁的信仰最为坚定,矢志不渝,方得始终。

  自古以来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与诗中的菊花颇为相似,“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在最为繁华与风光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将自己隐藏,和光同尘,与世无争。如同潜藏未放的花蕾一样,不显山,不露水,默默修身养性。尽管外界百花齐放,争芳斗艳,但是在他们心里,却始终波澜不惊,置若罔闻。

  然而待到那些所谓的繁花,全部都衰败凋落之后,却也正是他们一展风采的时刻。纵然此时已经没有了大好春光,没有了夏日缤纷,有的只是秋天的萧瑟与凄凉,但是他们却并不在乎。 

  无视寒风,傲立霜雪,即使“蕊寒香冷蝶难来”,可是他们依旧无怨无悔,甘愿为这片大地,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拼尽全力,绽放出一个轮回最后的余晖。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就是他们在最后关头的选择。正如古人所言,“纵使侠骨香,无愧世上英”。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生死又何足惧哉,但即便到了收场的时刻,也依然不能放弃坚守的信念。生而为君子,纵使不忘初心,瑟瑟寒风中残留的香气,就是他们人生中最真实的写照。 

  如此情怀,堪称无愧天地,这般傲骨,足以流传万世。这首古诗虽然名为写菊,但实则却是在书写他的人生,刻画他的信念。

  也正因如此,才会让人觉得,古来咏菊之作中,唯独这首最是清高,虽说只有寥寥数笔,但是诗中的这份情怀,当真可以傲视古今。欲问世间,此情此义,能有几人可与之相比,世人虽多,真正无愧于心者,又有几何。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