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嘛的?它是从何而来的

2020-02-18 来源:心安历史说

  说起包衣奴才这四个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一些清宫电视剧中我们对这个词语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大家可曾知道这四个字到底象征的是什么意思?它又是从何而来呢?

 

  包衣奴才是清朝封建人身领属制度的产物。所谓的包衣在满语中译为“家里的”,所以包衣奴才翻译成汉语就是家里面的奴才,是奴隶的另外一个代名词。包衣奴才是最底层的小人物,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他们所有的一切都属于其所归属的奴隶主所有,而奴隶主大多都是满洲贵族。他们可以随意地打骂这些包衣奴才。就如同元代的等级制度一般,包衣奴才如果杀害主子就会被砍头,但主子杀害包衣奴才却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领主们获取包衣奴才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购买。古代有些破产者和欠贷户为了能够还钱所以插标卖首,就是说人像是货物一样被摆放在市场上等待着主顾前来挑选,这些特殊的货物没有固定的价格,商人一般会跟前来购买的人面对面谈价。第二种途径就是战争,满洲贵族在与明朝及朝鲜的战斗当中总是会俘虏一部分壮丁,这部分人投降以后就成了主子们的包衣奴才。除此以外满洲贵族们在攻陷一个城镇以后,他们也会强制性的抢掠男男女女以作为他们的包衣奴才。最后一种方式就是赠送。有时候领主和领主之间为表达亲密无间就会通过赠送包衣奴才的方式来表达出来。一旦成为包衣奴才,那后代都要给人无条件做奴才。当时的包衣奴才主要有三类人构成:汉人、满人、朝鲜人。汉人是在与明朝的战争当中所俘获的,他们的数量最多,地位也是最低等的,备受满洲贵族的无情压迫。朝鲜人是在与朝鲜李氏王朝的战争中俘获的,这部分人在包衣中地位相对比汉人高一些。最令满洲贵族所喜欢的当属满人奴隶。一者满人奴隶价格昂贵,二来这些奴隶小部分以前都是贵族,只因为犯事被贬斥成为奴隶,但是论血统来说依旧很尊贵。所以当时的人认为能够得到这种人的伺候是非常有福气的。

 

  包衣奴才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擦擦洗洗,缝缝补补,最脏最累的活儿都是他们干,每天不但要起早贪黑辛苦劳作还要满足主子爷们一些变态的要求。不过随着满清贵族入关,他们手中所掌握的土地和权力越来越大,这些包衣奴才的地位也是随之提高。尤其是上三旗的那些包衣奴才,他们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社会地位上升渠道。这是因为主宰上三旗的旗主成为大清朝的皇帝,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刚刚定鼎中原的满洲贵族们要把权力交给谁?当然是交给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故而这些包衣奴才反而成为了高于普通汉民的权贵阶层。

  因为地位的提高,所以包衣奴才所做的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从事以往那些缝缝补补的工作,转而开始帮助皇帝经营经济,掌控当时的一些国有支柱性企业。你比如说当时的盐业、矿业以及纺织业,这些肥缺都是他们所“霸占”着。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曹雪芹家。曹雪芹家世代是给正白旗当包衣奴才的,他的曾祖父就是首任江宁织造郎中。在此后几十年曹家一直把持着江南地区纺织业,给自己捞的是盘满钵满。除了掌握巨额的财富,奴二代奴三代他们甚至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以进士身份参与朝政甚至是入阁拜相,或者外放为封疆大吏都有可能。而女性则可以有机会进入宫中选为嫔妃,甚至于自己的孩子能够登顶帝王的宝座也不是不可能的。包衣奴才们越混越好,在整个社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管理他们的旗主有些却愈加落魄。有人可能说那这样包衣奴才会不会欺负他们的主子呢?不会的。因为在清朝的规矩就是即使你权势再如日中天,旗主混得再落魄,但是在旗主面前就得毕恭毕敬。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有一集讲的就是正红旗的和珅在一间酒楼中碰到了自己的旗主。作为一个包衣奴才一听到是旗主吓得赶紧磕头跪拜,不敢有丝毫僭越。想想一个当朝大臣向小民百姓磕头如捣蒜,这放在哪个朝代怕是都不多见吧?你在比如说道光年间朝廷有一个军机大臣叫做松筠。有一次他突然就请假回家去了。道光皇帝很纳闷究竟是什么家事能够比得上朝廷之事呢?于是就私下里调查。后来道光帝发现原来松筠请假是为了给自家的旗主奔丧。道光帝心里面很不畅快,一个堂堂的军机大臣向小老百姓下跪,那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何处?但是道光帝对这样的包衣制度却无可奈何,最终他灵机一动,逼迫其旗主解除了跟松筠之间的这种主仆关系。可以见得,满清包衣奴才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非常稳定的,是不可以被改变的。而尽管包衣奴才们在此后给自己赚取了更多的金钱和更荣曜的地位,但是在自己旗主面前依旧是卑微的,仍然是要以奴才自居。

分享到:
责任编辑:瑾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