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杨玄感兵变有上中下三策 他为什么选择下策

2020-04-12 来源:夜读史书

  杨玄感兵变是隋朝历史上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此事不仅直接导致了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的失败,同时也极大动摇了隋朝的统治根基,推动了隋末群雄割据的浪潮。不过,作为最终导致隋末天下变革的始作俑者,杨玄感自己却遭遇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那么杨玄感为什么会失败呢?这就得从他的心腹谋士李密给出的三条应对之策开始说起。

 

  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元勋杨素之子。早年他就因父亲的关系被朝廷授予柱国之职,与其父同列朝班。杨素去世后,杨玄感承袭了楚国公的爵位,成为隋朝一等一的贵族。

  隋炀帝在位期间不仅搞了许多大型工程项目,而且还动用百万大军远征高句丽。隋炀帝滥征民力的结果就是隋朝国库耗尽,百姓民怨沸腾,各地流贼四起。在经历了第一次远征高句丽惨败后,隋炀帝很快又发起了第二次远征行动,这就导致对朝廷不满的人成倍增加。杨玄感是当时的顶级贵族,是与最高权力触手可及的人物。看到隋炀帝逐渐失去人心,杨玄感心中不免窃喜,因为对他来说,取代隋炀帝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并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旦机会合适,其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大业九年(613年)春,隋炀帝御驾亲征第二次向高句丽进军,杨玄感被任命在黎阳(今河南浚县)督运粮草。当时隋朝国内已民变四起,而隋炀帝在辽东的战事也并不太顺利。杨玄感意识到自己办大事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在黎阳发动了兵变。

  杨玄感兵变后,很快就将他的好友兼心腹谋士李密招至帐下,他问李密接下来该如何行动,李密给出的三条应对之策:上策是攻占蓟县(涿郡郡治),夺取临渝(今河北抚宁县东),控制住关内与辽东之间的咽喉要道。如此一来,隋炀帝带往辽东的大军无法返回关内,加之粮草不济,腹背受敌,很快就会自行瓦解;中策是直取长安,据险扼守,以时间换取空间,待时机成熟再稳步进取;下策是攻打东都洛阳,号令天下,但如果一百天之内拿不下,天下之兵尽皆赶到则大事不妙。

  李密说完三策之后,杨玄感斩钉截铁地说道:“先生所谓下策实乃上策,如今百官眷属皆在东都,只要将其拿下,足以颠覆国本。”

 

  杨玄感选择了下策攻打洛阳,结果却正如李密所担心的那样,叛军长时间无法将东都拿下。结果隋将屈突通、卫文升等人从不同方向率军赶至洛阳支援,与驻守洛阳的樊子盖军里应外合。杨玄感很快就遭遇大败,最终在一个叫葭芦戍(今灵宝市西南)的地方自杀。那么问题来了,当时李密给出了上中下三策,杨玄感为什么会选择下策呢?其实答案并不复杂。

  李密的上策是攻占蓟县,扼临榆关,切断隋炀帝辽东大军的粮草和回关路线。这条计策看起来很靠谱,但有个关键点就是杨玄感叛军得在隋炀帝军队行动前完成上述部署。一旦叛军在这场时间赛跑中失败,那就不是扼关拒守,而是变成了被官军关门打狗。此外,即便叛军能顺利完成所有部署,那他们也将遭遇到隋炀帝辽东大军的最猛烈进攻,关内的勤王军队也会迅速赶赴蓟县一带对叛军形成夹击之势。所以李密的上策其实也是一步险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后世有不少人认为杨玄感只是个纨绔子弟,所以凡事都想用靠谱的方式解决,不敢选择上策走险棋,这个理由其实完全不成立。造反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杨玄感既然敢踏出造反这条路,说他不敢走险棋实在是有点自相矛盾。 

  李密的中策是迅速攻占长安。这招和后来的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直取长安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区别在于李渊起兵的时候,天下已如一团乱麻,隋炀帝已彻底失去了驾驭天下的能力。而杨玄感兵变的时候,忠于隋炀帝的人还有很多。所以即便当时杨玄感选择中策并能顺利拿下长安,但之后也未必能守得住。

  李密的下策已被杨玄感用血的教训亲自验证过,因此这里就无需过多赘述了。

  事实上,杨玄感当时无论采取的是上策、中策,还是下策,都有很大概率会失败。究其原因,并非李密的计策不管用,而是时机还够不成熟。从杨玄感对洛阳久攻不下就可以看出叛军的战斗力不过尔尔,而忠于隋炀帝的军队还有很强的战斗意志。所以即便杨玄感当时选择了上策或中策,结果也未必会更好。在错误的时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兵变,杨玄感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只能成为历史的炮灰了。

  参考文献:《隋书》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