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最好的活法藏在“静无常”三个字中

2020-05-19 来源:凯风网综合

  《道德经》里讲述了很多的人生大智慧。

  而以下说到的这三个字,对于每个人都很是受用。

  1

  静

  《道德经》有言:“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意思是,躁动可以战胜寒冷,给人送去温暖;

  冷静能够战胜狂热,让人头脑保持清醒;

  清静无为,才是天下正道,能保世间太平安宁。

  道家讲:静为躁君。

  “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力量。

  静能制躁,一颗平静的心,可以抚平躁动不安的神经。

  当你心浮气躁、怒火中烧的时候,与其向外宣泄不良情绪,不如向内寻求一份清静。

  越是面对人生的紧要关头,我们就越需要“静”的力量。

  常言道:一动不如一静。

  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真正的智慧之道。

  老子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善于行走的人,走路不会留下痕迹;

  善于说话的人,讲话不会落人话柄。

  聪明人做事,都懂得淡泊宁静、不露锋芒。

  守持住一个“静”字,既是一种沉稳,也是一种高明。

  2

  无

  《道德经》有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凿户腑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意思是,只有当车空着的时候,才能装得进货物;

  只有当房屋空着的时候,才能作为住人的居室。

  因此,“有”是实在的象征,代表着现实的利益;

  “无”则是可用的象征,代表着无尽的可能。

  人的一生,往往急于追求“有”的价值,却又总是忽略了“无”的意义。

  “有”,就感到满足;“无”,就觉得虚空。

  人之所以寝食难安,大抵总是放不下有无得失。

  倘若把这一切都抛开,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去享受生活?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明确了“有无相生,无中生有”的道理,方能跨越得失荣辱的藩篱。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以“无为”的姿态,让自己有所作为;

  以“无事”的方式,去处理琐碎繁杂的事物;

  以“无味”的标准,去品尝人世间的苦辣酸甜。

  你会发现生命原是“本自具足”的,一丝不缺,一应圆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3

  常

  《道德经》有言:“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意思是,狂风呼啸,也刮不了一个早晨;

  骤雨倾盆,也下不了一整天的时间。

  谁能掌管刮风下雨呢?是天和地,是自然之力。

  自然之力尚且不能让疾风骤雨长久,又何况是以人力而为之呢?

  老子曰:“不知常,妄作凶。”

  "常"即大道运行之规律,自然万物之法则。

  万物生长永不间断,不曾片刻停下脚步,一岁一枯荣一枯。

  万事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世事无常,却唯独以“变”为常事。

  人生的顺境、逆境亦如自然更替,不是恒定不变的。

  站在天地的视角,人不过是蜉蝣撼大树,沧海之一粟。

  知常则容,当你明白这个道理时,你就会变得宽广、变得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