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计划生育”及现有“二胎”政策
1980年1月,为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中央下发文件,提出“计划生育,要采取立法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鼓励只生一胎,力争1980年把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自此,人口总数已达10亿的中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
1984年4月13日,中央提出“在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前提下,可以有控制地对二孩生育口子开大一点。随后,各省份、一些地市都相继出台适合各自地区人口状况的计划生育政策,并通过地方立法,以《条例》、《办法》等形式发布并执行。盘点31省份计生政策,发现各地都有各不相同的生二胎规定。原国家人口计生委数据显示,2011年之前,真正限定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覆盖率仅占总人口35.4%,其他人口都实行有条件的生二胎政策。【详细】
02 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利与弊
利:
一则让生育真正成为家庭的计划,还权于民,彰显新一届领导集体顺应民心、尊重人 权的执政理念;二则可缓解劳动力短缺导致的宏观经济失速,缓解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和社会支付风险;三是改善伴随生育控制造成的男女性别严重失调,消除一些县乡政府或计生部门的计生苛政,改善执政党与公民的关系。
弊:
最现实的担忧是所谓“生育堆积”,即放开二胎后,短期内新生人口会明显增加。倘这种堆积严重,可能导致公共设施的短缺和环境资源的恶化。更重要的是,婴儿潮与老龄化的叠加,抚养人口急剧增长也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资源的紧张。【详细】
03 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现实意义
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将不会带来人口激增,一是因为目前单独家庭中处在育龄期中的人的数量比较少;二是因为这些人里面已经有一些人生了二胎;三是这些单独家庭里面包括双独,他们按目前的生育政策本来就可以再生一胎。
顺应群众期盼,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明显变化,“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逐步淡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必将进一步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善家庭人口结构,显著增强家庭抵御风险能力和养老照料功能,更好地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妇女总和生育率稳中有降,目前为1.5-1.6。随着社会发展,妇女总和生育率还可能进一步下降。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有利于减缓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后过快下降的势头,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如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就是要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详细】
04 如何通往“单独二胎”之路
如何界定独生子女?有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不算独生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解释说,“单独”两孩政策适用于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一般地讲,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何时实施?各省份自行确定实施时间
王培安表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由各地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
如何实施?可优先安排大龄夫妇再生育
针对是否会出现符合条件夫妇扎堆生育的问题,王培安表示,从全国来看,符合“单独”两孩再生育条件的夫妇总量不是太大,再加上“单独”两孩政策由各省(区、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启动时间,各地启动实施政策会有时间差,因此,短期内不会出现出生人口大幅增长的问题。
如何申请?只要一方户口所在地允许即可
如果夫妻双方的户籍所在地为同一省份,该省份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人大常委会作出了专门规定,允许“单独”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就可以按程序申请再生育。夫妻户籍不在同一省份,只要任何一方户口所在地允许“单独”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就可在那里申请再生育。【详细】
05 各方声音
卫计委:放开单独生二胎顺应民众期盼
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同时也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详细】
专家:允许单独生二胎不会致人口失控
郭志刚 王广州
郭志刚(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教授):现在中国人口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总人口的失控,而是老龄化问题严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现,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接近9%,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王广州(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目前我们观察到的结果是:我们国家生育率的大趋势是下降的。不同年代的人由于观念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我们国家的生育率下降。【详细】
国际经验:社会越发达,生育率越低
有人担心停止计划生育之后会引起生育率大幅反弹,又不利于人口平稳发展。其实社会越发达,养育成本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婚龄、育龄越晚,不孕率越高,生育率也因此就越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妇产科研究人员易富贤在《大国空巢》中比较了各国社会发展水平与生育率的关系,发现随着人类发展指数(HDI,联合国用来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的提高,生育率直线下降。【详细】
05 结语
正如人口学家指出,放开“单独”家庭生二胎,是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的“一小步”, 对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并不大,但具有风向标的意义。从根本上说,还是要还“计划生育”的本来面目,让它真正变成“家庭的计划”,让家庭和个人享有生育决定权。中国人口政策调整的最终目标,还是放开生育限制,把生育决策权交给个人和家庭。这一天不会来得太急,但也绝不能过晚。历史给予的机会窗口往往不会长时间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