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凯风独家:周杰伦入教材的是与非

2014-06-24 来源:腾讯网

 01 有人点赞,有人拍砖

周杰伦的歌曲进入语文教材迎来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语文教材篇目选择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明星歌曲进教材会误导孩子,助推学生追星。有人则表示支持。

·支持

 

语文老师欣城说:“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挂着轻轻的仰望……”周杰伦的歌曲《蜗牛》竟然录入语文教材。该新闻引起了争议。但是,《蜗牛》歌词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而且歌曲录入语文课文,让语文课堂变得有趣有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倒觉得歌曲进教材,改变了脸谱化的传统教材思路,不妨给点掌声,点个赞。

“不是周的粉丝,也没听过他的几首歌,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流行元素,唐诗宋词元曲也是这么过来的。语文需包容,孩子需尊重。”《河南商报》主编、评论员王攀这样认为。

“周杰伦的《蜗牛》入教材,没啥不好的。”《新京报》评论立场鲜明:让孩子们爱上语文才是语文教育的主题,让孩子们单纯地去感受语言的美,贴近生活让孩子能够灵活运用,从中感受心灵的激荡与共鸣。不论出处,不看出身,单纯地感受中国话平平仄仄的韵律,并且体会其中包含的意义,传递正能量即可。

·反对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这是《蜗牛》的歌词,显然不合乎实际规律和自然现象。蜗牛昼伏夜出,喜阴暗潮湿,最怕阳光直射,哪有蜗牛盼着阳光照耀的?教材选文要精益求精,避免一些浅显的瑕疵才好。”网友“秦回江”从科学、常识角度反对《蜗牛》的入选。

“选周杰伦的《蜗牛》,还不如《万里长城永不倒》呢!”《山西晚报》刊登的评论语出惊人。该评论认为,古往今来类似题材的文章、诗歌,可谓数不胜数,为何单选他周杰伦的作品呢?“选中《蜗牛》,看中的是周杰伦在华人圈里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的巨大影响力。倘使《蜗牛》出自一个名气、影响力远不如周杰伦的人之手,那它基本上是一首平庸之作……很像是一种哗众取宠式的‘取悦于人’,是个噱头。”

专栏作家张军瑜则笑问这是“周杰伦教育,要从小抓起?” 【详细】

 02 事情的纠结之处不在于周杰伦,而在于语文教育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有凭借、示范、教育、发展四大功能,它是语文教育的载体和反映。周杰伦歌词入教材,其本质不在周杰伦是否入了教材,而是在于语文教育的载体是否有质有量,是否与时俱进,是否能真正做到让国民满意。

·《开明国语课本》为何受到热捧

 

《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陶编写,全部是创作或再创作。初年级课本的文字用手写体,由丰子恺写并绘插图。特点是图画与文字有机配合,这在当时同类教科书中是很新颖的做法。课本于1932年初版后,至今印行40余版次。

本书内容朴实有趣,从孩子身边的景、物、人、事写起,寥寥几笔就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幅平和、充满温情的情景,让大人孩子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对家园、父母朋友的爱,人和环境、动植物之间的和谐。

《开明国语课本》再版后,曾被上海市高安路小学、上海师大第一附属小学作为课外读本。一位老师说:“几乎不用教,孩子们一读就能成诵。”如《绿衣邮差上门来》一文:“薄薄几张纸,纸上许多黑蚂蚁。蚂蚁不做声,事事说得清。”简短的几句话,充满童趣,也让孩子们对信的认识变得鲜活起来。可以说,这本书正是达到了封底叶老写的话: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 【详细】

·现在的语文教材到底差什么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教科书、教学标准及教学要求均是全国统一的。“大一统”的教科书,只是向学生们灌输意识形态观念和大人们思想理念的工具。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有人将现今中小学教科书的问题归结为四个缺失,即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

经典的缺失

关于经典缺少,即指的是新的语文教材中选材时,把名家名篇的文章随意改动,使其失去了原著的思想精髓。可以这样来表述,把每篇经典的文章看成是一个生命体,如果你去删修理他,就等于伤害了他的肢体,使之看起来是残缺不全的。传统的经典,类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这样的经典,很少能在课本知识里去传承。按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意识形态灌输性的文章,似乎太过牵强。启蒙教育里,多传承经典,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中国的孝道文化、中国的礼仪等,岂不是更好。

儿童视角的缺少

说起儿童视角的确实,缺少是一个令人心痛的话题。现在的很多小孩子在讲话、行动方面就跟成人似的。这是教育的问题。更是教材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看,上世纪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编写出版的语文教材,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儿童视角。材料引自袁哲著《国语读法教学原论》。它的编写原则之一是取材合於儿童生活。初级小学第一册第一课:“狗,大狗,小狗。”第十课:“弟弟唱,拉拉拉拉,姐姐笑。弟弟说:你笑,我不唱。姐姐说:我不笑,你唱,你唱。”第四十课:“猫欢喜,一只老鼠到嘴里。狗欢喜,两根骨头丢下地。鸡欢喜,三个小虫一把米。羊欢喜,四面都是青草地。人欢喜,五个朋友在一起。”还有,至今还在流传的“外婆桥”:“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给我糖一包,果一包,叫我拿着回去慢慢跑。”

这才是真正的儿童视角。

快乐的缺失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引不起学生兴趣的教材,注定是失败的教材。

关于快乐的缺失问题,有人统计分析发现,在苏教版17篇课文、北师大版24篇课文、人教版22篇课文中,快乐并不多见。最不快乐的孩子,莫过于人教版《玩具柜台前的那个孩子》。“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小汽车。可是他得不到他心爱的玩具,他还必须懂事,必须分担父母的生活之重。有什么能够安慰这位貌似坚强的孩子孤独的心灵呢?不快乐是有原因的,可能是贫困,但母爱不会因为贫困而打折。”

事实的缺失

而关于事实的缺失问题,有个很经典的例子。北师大版和苏教版都有的关于爱迪生用智慧救母亲的故事,因为广为流传,所以没有人想到去考证其真伪。但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中国学生何易的研究结论让人们大跌眼镜:“最早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是在19世纪末,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是1886年。爱迪生生于1847年,电灯发明于1879年,1886年他已经是一个39岁的已婚男人了。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没有‘阑尾炎手术’,不可能有一个医生在他做的有影灯下为他得了急性阑尾炎的妈妈做了这个紧急手术。”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详细】

 03 语文教学改革不可承受之重

 

革新语文教材,可谓是由来已久的话题。此番,若非周杰伦的歌曲入选教材,或许根本不会引发广泛关注。现实就是如此,一面是各方都在呼吁教材当改,另一面却是大家都缺乏具体路径。直至如今,终于有出版社“先行先试”,各种各样的解读与置评,方才后知后觉……对于很多人来说,流行歌曲忝列教材之中,无疑有辱名家名作所构建的文本经典。但在另一些人看来,既然扬言变革,总该有些突破才好。

阻力之一:社会对语文教学的多重性要求

可以说,自从有了“语文”这门学科起,由于其涵义本身的多重性,大家对其认识的角度和出发点又不尽相同,可谓见仁见智。

学生语文学习的社会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的要求,二是家庭教育的要求。语文学习的社会要求一定程度上带有功利色彩。

如今,还有很多人停留在非名家作品不能入教材的阶段。顺着此思路,将《天路》、《蜗牛》等歌曲收入教材,也就很难理解了。关于教材篇目的选择,我们过去总是深陷于,将“名家名作”一股脑儿传给下一代的偏执之中。这无形间,增加了识字教育的压力,增加孩子们学习难度的同时,也消解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如此看来,语文教学改革,还在探索阶段,任重而道远。

阻力之二:语文教学宣教过多

按照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的理解,传统语文教材,承载了太多的宣教责任,反倒轻视了纯粹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语文课本成为无所不包的、正确价值和有用知识的集合体,却忽略了教人识文断字、体验语言之美的最初功能——某种意义上,“年轻一代”听说读写能力的持续滑坡,与此不无关系。所以,让语文课尤其是低年级语文课,回归以“中文启蒙”为优先考量的模式之内,理应成为新一轮教材改革的基本共识。

通用的三套小学语文教材中,都大量地引进了宣教的文本,并以人教版为例,六个年级12册书里面,政治宣教性质的文章共计46篇,平均每册4篇。 【详细】

 04 拓展阅读:流行歌曲入选教材不乏先例

从来都没有想过流行歌曲可以登入教学的殿堂,但在与时俱进的今天,流行歌曲以一种超越通俗文化和价值的姿态入选中国学生的教材,这是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一种发展。

·音乐教材

 

田震《好大一棵树》

2001年,歌曲《好大一棵树》入选了上海“二期课改”初中一年级上学期使用的《音乐》教材。

郑智化《水手》

与田震的《好大一棵树》一样,郑智化的《水手》因为积极健康、催人向上,也入选了同年的《音乐》教材。

周杰伦《蜗牛》

同年,除了上述的三首歌曲之外,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也入选了《音乐》教材。2005年,《蜗牛》还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

·语文读本

 

崔健《一无所有》

200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套由深圳市育才中学的语文老师严凌君编写的名为《青春读书课》的中学生系列人文读本中收录了大量“民间作品”,其中就有中国内地摇滚歌手崔健的歌曲《一无所有》。

罗大佑《现象七十二变》

200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诗歌篇中收入了罗大佑的歌曲《现象七十二变》。在《导语》中,编者写道:“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以此审视,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歌曲的价值,在于他唱出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中国青年面临社会转型时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详细】

 05 结语

民间舆论经常以“出身论”的视角来对教材课文的增减指指点点,经典篇目的退出、流行歌词的加入,极易被看作媚俗的倒退。事实上,小学阶段读些浅显文字即可。或许,周杰伦入教材事件,能真正促进我们思考如何完善好我们的教材,发展好我们的教育。

责任编辑:洞庭 李小白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