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惊艳奇妙的古老社火——打树花

作者:海峰 · 2015-01-28 来源:凯风河北频道

 01  一捧铁水,打出火树银花不夜天

“打树花”是河北蔚县独有的春节习俗,在早些年间,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间,蔚县暖泉镇的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四里八乡的百姓都来观看“打树花”。“打树花”并不是树上开的花,而是勇敢的人们把熔化后的铁水甩向空中,铁水碰到墙壁后四下飞溅,因火花如巨大的树冠而得名。

火树银花壮丽无比

活动开始后,师傅们将木勺子快速地伸进盛着炽热铁水的桶里,飞快且不停地将铁水勺起,甩向半空,打在城墙上。1600多度的铁水遇到冰冷的城墙,随着噼噼啪啪的爆炸声,大片璀灿耀眼的火花在空中飞溅开来,形成巨大的扇形如树冠的金花,簇簇朵朵,又像是几十个巨大的烟花在空中爆开,在黑夜的天空映衬下,真是惊心动魄,壮丽无比。形形色色的火花,有条形的、扇形的、散状的、圆形的,火花有大有小,有集有散、疏密交错,向上迸的、向下溅的,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众星捧月,有的像满天星斗,有的像成串的珍珠,如花似树,火树银花,令人目不暇接。

阳刚之美淋漓绽放

万万千千的火花儿落到地面,仿佛是从天而降的火雨,那火红的雨水在地上滚流飞溅,如大雨倾盆;又仿佛是滚滚江水,飞泄流淌,流淌出一片瑰丽绝伦,豪迈大气的景象。而那“打树花”的师傅则在火雨中泰然自若,只有身上穿着一件皮袄,如一个矫健的舞者,站在一片火红的“江水”之中,随着他的头快速地一低一抬,身体一弯一扭,那火红的花儿就在他的头顶上空不停地炸响开放,而他也被那些火雨火花密密地包围,这北方汉子的阳刚与漫天璀璨的铁花形成了一幅唯美画面。

祭祀驱邪祈求美满

“打树花”中间,会有一群身穿原始服装的舞者上场,他们手拿兵器和农用铁器,跳起原始韵味的舞蹈,那音乐、那动作,具有巫一般的神秘和美感。据说这是当地人祖先遗留下来的仪式,开始是为了庆祝,慢慢演变成祈福仪式。一般都是在正月十五期间连打三天,以祭祀天地,驱逐鬼邪,求得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幸福。【详细】

 02  走进历史 探秘“打树花”

暖泉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西部,因镇中心有一四季长流、冬暖夏凉的泉水而得名。根据当地老人们的回忆,“打树花”的历史由来主要有三个说法:

铸铁艺人突发奇想

过去,北官堡的薛家开有一家小小的生铁坑(也叫翻砂厂),为当地村民生产一些犁、铧、炉底之类的物件,由于化铁设备简陋,几个人抬着烧好的铁水往砂模中灌注时,总免不了因配合不好将铁水洒在地上,时不时溅起飞舞的火花,而且是洒的越多,火花越大越好看。到过年时,爱红火的铸铁艺人突发奇想,就专门炼了一炉铁水,抬到街上故意往石头地上倒,飞溅的火花引来全村人的围观和惊叹。后来他们又经过上百次的研究试验,最终摸索出今天的“打树花”技艺。

替代春节放烟花

古时暖泉镇的村堡兼有居住和军事防御功能的特点,铸造业发达。当时暖泉镇有好多铁匠作坊,每逢年节,富人们燃放烟花庆祝,铁匠们也同样渴望着热闹喜庆,但铁匠买不起烟花,他们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堡城门上方的砖墙上,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其壮观程度远胜于燃放烟花。于是逢年过节,人们便将一家一户的废生铁收集起来炼成铁水,甩溅在堡墙上庆祝,后来便有了过年“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的民俗。

庆祝作战胜利

据说,当时的咽喉要道飞狐峪一带成为匪徒的巢穴,周边百姓备遭荼毒。这一年的正月,土匪杀向暖泉一带,疯狂掠夺人们的财富。暖泉父老忍无可忍,在一位铁匠的带领下奋起反抗,最终打败了匪军,并缴获了大量的兵器。人们决定销毁这些带来灾难的凶器,于是把兵器一件件的扔入炼铁炉中,当铁水熔化时,铁匠突然发现腰间还插着一把缴获的钢刀,他抽出钢刀,奋力投进铁炉,铁水溅到炉外的墙壁上,瞬间四散飘落,灿若群星,更像灿烂的花冠。就这样,流传千古的文化遗产‘打树花’诞生了。【详细】

 03  考究的技术 神秘的仪式

“打树花”在人们想象中不是一件难事儿。其实不然,它不仅需要有足够的胆量,还需要有师父的传授和多年的练习,否则不只是打不出漂亮的树花,还会有危险。

特制工具柳木勺

打铁花前,工匠们烘烤浸泡后的柳木勺

柳木勺是表演“打树花”的必备道具,靠它把通红的铁水抛甩向空中,每场“树花”打下来,需使用木勺12把。木勺取材当地的百年老柳树,通过木匠师傅的精心雕琢,做成柳木勺。木勺在使用前需在水里浸泡三天三夜,表演前,还需在炭火中烤热。普通的木勺在滚烫的铁水中会被烧毁,铁质勺子散热快几下就不能用了。据当地艺人介绍,打树花用过的柳木勺具有避邪的功效,所以每次表演结束,柳木勺就成了抢手货。

暖锅

第二道工序暖锅

此项工作在“打树花”当天上午10点多就开始了,老师傅们提前把盛铁水的铁锅放上木炭,点燃后就在一边闲唠嗑。据老师傅们讲这是为了提前把锅加热到一定温度,在盛铁水的时候不会出现凝固,从而影响打树花的效果。

熔炼铁水

 熔炼铁水场面

炼铁水是最主要的准备工作,铁水用白口生铁、焦煤和青石三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经过高温炼成,每场表演将用去生铁1200多斤、焦煤四五百斤以及青石料若干。午饭过后,树花艺人已经开始架炉。炉子一共分两节,下面的是盛铁水的一个敦实的容器,上面则是烧炭火的炉子。而在“打树花”时,在鼓风机强劲的风力鼓吹下,熊熊燃烧的炭火将覆盖在其上面的废铁融化成铁水,铁水顺着炉子流到下面的容器中。最后这些铁水再被倒进原先热好的铁水锅中,这样掌勺艺人就可以用木勺舀上铁水表演了。

祭炉

祭炉仪式

在“打树花”正式开始前,要有“祭炉”仪式,艺人们在巨大的炉筒造型前膜拜,然后用动感的舞步开始祭拜仪式,他们祈求表演顺利完成,不出现危险,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打树花

艺人们将熔好的铁水装入暖好的锅中,然后由四五个年轻力壮技艺娴熟的汉子,翻穿羊皮袄,头戴湿草帽或湿毡帽,手持柳木勺子,轮番将铁水一勺接一勺向堡门墙上泼洒甩溅。一名好的树花艺人,一要胆量,二要力气,三还得有高超的技艺。否则勺子拿不稳,铁水会照直泼到头顶上、脚面上。“打树花”看上去原始而简单,但内行人都知道其中充满了艺术和技巧,好的艺人打出的树花千姿百态,天女散花、蛟龙出海、满天繁星、百花齐放等等。【详细】

 04  闪亮的文化名片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发展,“打树花”活动已经由原来的节庆社火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产业,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发展,成为蔚县一张闪亮的名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尼斯之最

“打树花”是河北蔚县暖泉镇别具特色的古老节日社火,据考证已有300多年历史。他的传承和其他古老技艺一样,靠的是师父带徒弟,并且有专门的口诀代代相传。上世纪60、70年代,几欲失传,现在只有四个老人还掌握“打树花”技艺,近两年这一技艺传承有所好转。蔚县“打树花”2007年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同“蔚县古壁画”、“蔚县常平仓”两大文化遗产项目一起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详细】

文化名片

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先生对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给予了“中国人过灯节的风俗成百上千,蔚县暖泉镇的‘打树花’却独一无二”的评价。随着“打树花”的知名度不断增加,蔚县暖泉镇被不断搬上电视和银幕。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多次报道“打树花”,电影《窗花》还原了几十年前“打树花”的宏大场面,姜文的《鬼子来了》、《小兵张嘎》等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越来越多的人们知道了这个美丽的古镇。

美好祈盼

几百年前人们“打树花”是庆祝抗敌胜利,渴望平安幸福的生活,是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的仪式。现在人们“打树花”在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多了商业因素。但是有一点始终是不变的:就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打树花”与古时“火树银花”相合,火药礼花、铁水金花都是心灵的闪现。打树花,打树花,这是泥河湾子孙们的发明,是他们代代传承的独有绝艺。打树花,打树花,这是蔚县人为新一年的一切辛劳壮行,为一切美好愿景开路。打树花,打树花,又是蔚县儿女艺术地展示自己的奇绝之美,创造着自己动态的璀璨形象,更是中国北方农家面向现代世界的精彩亮相。【详细】

 05  延伸阅读:国内还有哪些“打树花”

河南确山“打铁花”

河南确山“打铁花”

“打铁花”是流传于驻马店市确山县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在一个宽阔的场地上搭起一个丈余高“花棚”,花棚顶铺一层新鲜的柳树枝,树枝上绑满各种烟花、鞭炮等。花棚旁边立一座熔化铁汁用的熔炉,把事先准备好的生铁化成铁汁待用。“打铁花”时,先把铁汁注入事先准备好的“花棒”,即一根拳头粗细、一尺多长的新鲜柳树棒,棒的顶端掏有直径3厘米大小的圆形坑槽,用以盛放铁汁。打花者一手拿着盛有铁汁的“花棒”,一手拿着未盛铁汁的“花棒”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棒猛击上棒。棒中的铁汁冲向“花棚”后,遇到棚顶的柳枝立刻迸散开来,铁花又点燃了棚上的鞭炮、烟花。铁花飞溅,流星如瀑,鞭炮齐鸣。

山东淄博“打铁花”

山东淄博“打铁花”

淄博“打铁花”是山东省淄川区西关一村的汉族传统民俗娱乐活动。据说产生于元朝。当时,铸锅匠们别出心裁,把剩余的铁汁,对空击打,铁花四溅,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尔后,这种娱乐形式在西关一村世代相传,成为传统节目,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演技日臻完善。每年元宵节期间,便选择河滩临水平坦地段,将碎铁熔成铁汁,表演者手托特制木板,板上用锯末围一圆圈,站在炉旁,用坩锅勺舀入铁汁,面向河心水面方向,将铁汁抛起,待下落时,以木板用力击向空中。随着“啪啪啪”的敲击声响,朵朵铁花飞向天空。

陕北米脂县“铁水打花”

陕北米脂县“铁水打花” 

“铁水打花”的主要工具是坩泥锅和坩泥勺,那是用一种极耐高温而极粘的“泥”捏制的。“铁水打花”的主要原料为生铁、锯沫等。夜幕降临,匠人们将砸碎的生铁装入坩泥锅中,待铁熔化成沸腾的铁汁后,打花者从坩泥锅中用坩泥勺舀出铁水,倒在放有湿锯沫且用水浸泡过的木板上,锯沫立即燃烧,但不着火,打花者即快速离开炉子,平端着盛上铁水和锯沫的木板跑出几十步,先将铁水与锯沫向上抛起二、三十公分,在铁水还没有洒落的瞬间,用木板对准铁水猛击,酷似棒球运动员击球时的动作,顿时,铁花像金蛇飞舞,流光溢彩。【详细】

 06  结语

打树花,打的是技艺,打的是文化,打的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更多精彩,请访问凯风体育

【责任编辑:楷体】

分享到:
责任编辑: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