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品读曾国藩:读书可以改变气质

作者:昶冰 · 2015-05-17 来源:凯风网

  曾国藩五十岁的时候,给两个儿子写了一封家信,信中提出了一个响当当的观点——读书可以改变气质,“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化质”(《家书》,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读书也能改变气质!面对这句石破天惊之语,想必曾国藩不会在儿子面前打诳语,此说必定是他一生的总结,说给儿子的肺腑之言。

   

  曾国藩像(网络图片)

  如何理解“读书可以改变气质”?需要把这句话放在曾国藩文集中去考证,也需要观察曾国藩的所作所为。幸好曾国藩不是空洞的道理说教者,也不是强权式的父亲,他在给儿子讲述“读书可以改变气质”的同时,教了“两个诀窍”、举了“两个例子”,为人们探索其中内涵提供了“钥匙”。

  先说“两个诀窍”。第一个,立志。曾国藩要求儿子必须立坚忍不拔之志,“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竖卓之志。”意思是读书改变气质,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立志,是脱胎换骨的灵丹妙药。关于立志,曾国志多次在家书中论述,他认为有志气的人不甘于居下流,有朝阳一样的奋发之气,有改变自己的决心。另一个,有恒。他要求儿子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他说人只要有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由此可见,曾国藩声称“读书可以改变气质”,源于人的精神力量,先立坚忍不拔之志,然后持之以恒地去实现,读书能够将立志和有恒充分结合起来。

  再说“两个例子”。其一是戒烟。曾国藩在家书中回忆了三十多岁戒烟的往事,他说那时对烟极度依赖,几乎到了片刻不离的地步,但是下决心戒掉之后,就不再抽了。人们知道,戒烟是非常困难的事,曾国藩能成功戒烟,完全是自我克制的功夫。其二是有恒。曾国藩说自己四十六岁之前,做事最大的毛病是缺少恒心,不能坚持到底,自四十六岁以后,他专门在恒心上下功夫,目前见到了成效,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希望儿子趁着年轻之时,早立场、早有恒,再辅之以读书养望,气质自然会向厚和重两个方向发展(尔于厚重二字,须立志变化)。

   

  (网络图片)

  还需要解开另一个问题,曾国藩希望儿子具备什么样的气质?他在家书中多次给儿子提出具体要求,即走路要慢慢走,步伐要稳当,切不可举止不定,行为轻浮(走路宜重);说话要三思,在心里想透想好,慢慢地说出来(说话宜迟)。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儿子的气质要求就两个字——稳当。曾国藩与儿子交心时说自己算是一个稳当的人,他的稳当又是学爷爷星岗公得来的,星岗最大特点是厚重。

  通过读书培养稳当的气质,是曾国藩对儿子的期望。那么,如何实现呢?首先,读书明白事理。通过读书,把人生的道理搞透,做到心中不困惑。只有心中不困惑,内心才有定见,行为才有底线。曾国藩说过,世事皆以明强为本,强自明出。意思是心里明白事理,行为自然坚强。真正做到明,除了读书别无二法。其次,立志完善自我。曾国藩在清朝官虽然当得很大,但他并不希望后人做大官,而是做一个明白事理的君子。所谓立志,是道德上、人格上的自我完善,而不是于朝争名、于市争利。最后,有恒无事不成。曾国藩认为,最大学问即在家族日用之间,做人要具体到说话走路等小事,持之以恒地把小事做好。

  看来,曾国藩提出读书可以改变气质,本意是希望两个年轻的儿子好好读书,搞清做人做事的道理,立志完善内心的理想人格,持之以恒地做好小事,形成厚重的作风,稳稳当当地过一生。

  更多精彩:皇帝的礼物——黄马褂与勋章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