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东亚杯最后一场比赛,在中国男子足球国家队与日本队之间进行,大雨不期而至,双方雨战中打出各自特点,却都无法形成有效绝杀,1-1,平局收官,中国男子国家队收获本届东亚杯亚军。
成绩不是此次东亚杯最重要的成果,终究不是冠军,同样没有打破东道主不能夺冠的魔咒,而国足却收获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不论轮换还是伤病谐调上,都有了自己的经验积累,而且敢于与日本队大打战术对攻,这同样是一种自信的表达,这种心态的成熟,是国足本届东亚杯的最大的收获。
日本队技术灵活 国足突出速度优势
整场比赛中,日本队在足球控制上要更胜一筹,而在这种雨战环境中,日本队的技术灵活性更加显现出来,日本队依靠娴熟的控球技术,频繁利用阵地战来进行渗透,形成局部范围内的人员优势,如此推进令国足在中场防守时,十分被动,但推进速度上却是落后于国足的防守后退的,当日本队在前场形成一个阵地攻势时,国足队员也已经基本回防到位,这样的比赛形成一个攻守循环的形势,日本队也很难突破人员高大的国足防线,而国足在破坏日本队进攻时,也逐渐找到了抢断间隙,日本队在进攻组合上,一般在传接第5-6脚时,就会出现威胁传球,而这种传球势必要具有穿透性,在两名国足队员之间寻找空隙,以球突破,而国足在这种传球之前,就会强力逼抢或是卡位战死,让日本队的传球质量很难提高或是无法传出,只能回传,而回传就意味着日本队进攻的重新进行,这个衔接过程,日本队很容易出现传球过长,控球在一人脚下时间太多的毛病,国足及时插上抢截,并形成反攻态势,对日本的后防线威胁不小。国足的速度优势让日本队防守十分被动,而这种速度的冲击状态,也突出了国足的控球成熟,让日本队轻易不敢全盘压上,形成合力进攻,国足的后场直传质量也大大提高,前场接应队员也不单纯的被动接球,而背身接球形成一脚传切,日本队只能全力回防,只是国足的控球技术略显粗糙,急需提高,前场控球率过于低下,也是本场比赛机会过少一个重要原因。
两支队伍都非常了解对方的打法和漏洞,开场时的紧张感来自国足自己,好在武磊的进球将过种心态调整过来,而日本队也逐渐放弃了强攻状态,比赛一度进入了较为沉闷的攻防演练模式。而恰恰是这个时候,尤其是上半场要结束时,日本队突然发力,将比分扳平,国足总是在这个阶段丢球,似乎成了一种毛病,需要更多的精神注意力和体力科学分配。
国足积累轮换经验 日韩一队更容易对付
本届东亚杯的国足依然启用亚洲杯班底,虽然人员实力没有问题,但人员都在中超一线打拼,身体和体力都达到了一种透支状态,第一场比赛对阵韩国队的失利就是一个最好的教训,好在佩兰迅速调整轮换阵容,这显示出了佩兰的足球智慧和教练意识,而且在重大压力下,敢于轮换和变阵,形成利于国足掌握和有效的进攻战术,取得胜利因然重要,但面对日韩第二线队员,输赢只不过是一个经验的积累,面对真正的日韩一线球员时,国足并无心理负担,同时这种经验却会更加起到作用,为将来的世预赛打下牢固的心理优势和战术积累。
国足在本届东亚杯的表现应该是一个成熟的递进,年轻队员的成长则有助于世预赛时,大量轮换和战术配置,无需华丽的胜利,只需要挫折的成长,这才是国足自身发展的硬道理!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凯风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