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运转的高速公路上,人们越来越期望通过阅读经典带来内心的片刻平静。名人的“心灵鸡汤”无疑是最便捷、最经典、最实用的“定心丸”。然而,网络上所谓“名人名言”泛滥成灾,即误导了大众,又误解了名人,令人忍俊不禁。
1、你住的城市下雨了,很想问你有没有带伞。可是我忍住了,因为我怕你说没带,而我又无能为力,就像是我爱你却给不到你想要的陪伴。
多少深陷爱的漩涡的男女们,在热切亲吻着这句话,借此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和无耐。然而,说这句话出自宫崎骏老先生之口,实在没有道理。一方面,具考证他本人否认说过此话;另一方面,就他的作品风格来说,一直以热爱自然和生活而被人熟知。试图通过作品让读者释放来自工作、学习的压力,重新找到真、善、美,找到返璞归真后的悠然与惬意。从这点来看,他也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2、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
白岩松被冠名为四大“鸡汤盆”之一。原因是许多非他之口的心灵鸡汤式警句被倒在他的“盆”里,并被传遍千里。例如这句“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白岩松本人明确表明他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并且一档采访专栏,将网络上流传的“白岩松语录”一一罗列,交由白岩松“鉴定”。名人也确实累了一把,需要不断的对莫须有的话进行辟谣。
3、今日你看我不起,他日你高攀不起!
这句话应该是2014年最热的流行语之一,被许多的创业者视为创业的座右铭。网络传言这句话为创业之父马云所言。此话虽然看似很豪爽,但其实是有比较狭隘的臆想情节在里边。终于,马云本人坐不住了,在微博上公开表示自己未曾说过。他本人还查了阿里巴巴上市时自己在纽约的讲话记录,发现并没有这句“名言”。
4、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穿越剧《宫》的热播让片头曲《见于不见》也流传开来。更是人在追问《见于不见》歌词是谁所作。因《见与不见》风格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作品极为相似,一直被认为是他的作品。然而,真正的作者是一位名叫扎西拉姆·多多的当代女诗人。该诗出自其2007年创作的作品集《疑似风月》。
5、要想改变世界,那就先改变自己。
你可能会在汽车保险杠的贴纸上看到过这样的标语:“要想改变世界,那就先改变自己”,并看到此话为印度国父甘地所说。然而,经证实,并没有甘地说这句话的确切依据。只在相关资料中找到与之最相似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能够改变自己,那么世界的趋势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一个人能够改变自己的性格,那么世人对待他(她)的态度也将发生改变……我们无需观望别人的行动。”在这里,甘地是在告诉我们:个人的改变与社会的变迁是紧密相连的。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甘地一生所坚持的非暴力不合作,他更想要的是要求国家要为这社会做些什么,而不仅是严厉克制一己私欲;是要无数民众共同奋斗,坚守纪律,坚持不懈,才能颠覆不公正的政权,而不是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便可以改变任何事情。
6、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活。
多么激扬的文字,多么壮烈的举动,绝不同不耻的生活为伍。这样的句子在年轻人中间广泛流传。并指出此话为阿根廷革命家切·格瓦拉所言。然而据考证,此话出自另两位早先的勇士之口。分别是西班牙共产党领袖多洛雷斯·伊巴露丽和墨西哥农民起义领袖埃米利亚诺·萨帕塔。然而,切·格瓦拉已经被全世界年轻人们看作是公众偶像化革命的象征和左翼政治理想的代名词。将这样的话贴在他的身上也就不觉得稀奇。
7、你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你可以偶尔欺骗所有人,但是你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人们饱尝欺骗之苦,深知欺骗永不是与人相处之道,大量援引这句话来进行劝勉。但是说此话是废除美国农奴制的亚伯拉罕·林肯所言却是没有道理。查阅他所有的演讲稿,实在未曾发现他说过此话。
8、尽管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
巴黎发生恐怖袭击《查理周刊》惨案后,在哀悼被打死的穆斯林警察时,不少穆斯林用“查理嘲讽了我的信仰和文化,但我为捍卫他如此做的权力而死。”作为总结。此话来自广为流传的“伏尔泰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然而,据考证,这句话并非是伏尔泰的语录,而是英国女作家霍尔在《伏尔泰之友》一书中总结伏尔泰态度时说的一段话。书中描述,伏尔泰不喜欢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所写的《论精神》一书,但当法国议会谴责此书攻击宗教和道德而将其公开焚毁时,伏尔泰出来为作者辩护。霍尔对此事总结道:“‘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从此便成了伏尔泰的态度。”
9、“最令我们恐惧的,不是我们不够强大,而是我们的力量无法估量。最令我们恐惧的,不是我们的邪念,而是我们的光芒。我们问自己,‘我怎么会如此聪明、美丽、才华横溢、光彩照人?’事实上,有什么是你做不到的呢?你是上帝之子。你若妄自菲薄,将于社会无益……只要我们能从自身的恐惧中解脱出来,我们的存在自会令他人得以解脱。”
人们常以为这段话摘自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于1994年发表的就职演讲。设想一下,刚刚结束27年牢狱生涯、重获自由的曼德拉先生,站在他的就职演讲台上,告诫我们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成为美丽、才华横溢和光彩照人之人,而且只要我们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就能解放他人。这样的画面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当然,事实也证明,这段话其实并非摘自曼德拉先生的就职演讲,而是出自一位励志导师玛丽安妮·威廉森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