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独家:抗战老兵用文艺演绎生命的不朽传奇

作者:周丽萍 · 2015-09-18 来源:凯风网

  在西影家属院,居住着14位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年龄都在90岁左右。他们参加革命时大概15、16岁,并且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锻炼成长。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是一群风华正茂的共产主义战士,少数几个干过部队卫生员、当过保育员,多数人主要从事党的文艺宣传工作。在地方文工团、部队宣传队、战斗剧社,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少女,能歌善舞,曾经很勇敢地冒着枪林弹雨,跳过日军的战壕,绕过敌人的层层封锁,赶赴八路军战斗部队慰问演出。他们有光荣的梦想,“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是他们当年奋斗的目标。他们热爱党,热爱部队,热爱文艺事业,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党的文艺宣传工作当中。

  

抗战老兵兰占奎跟战友们在华山合影

  在抗战峥嵘岁月里,他们勇敢而顽强,除了文艺宣传工作,8位男同志有时候还要参加小股对敌战斗。许友夫,1927年10月出生,1940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在晋察冀教导旅、陕甘宁红星剧社工作;兰占奎,1928年7月出生,1941年7月参加革命,曾在晋察冀边区当儿童团长,参加游击战歼灭日军;牟作相,1925年10月出生, 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2岁加入山东潍北区党工队,1938至1940年在鲁东游击队打日本鬼子,1940至1945年在延安总政治部当警卫员;刘芳泉,1930年8月出生,1944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在鲁中警备旅当卫生员,1946年在解放军26旅当卫生连长;叶生,1932年12月出生,1945年6月参加革命,在绥德地委工作;高振环,1930年5月出生,1945年3月参加革命,在延安鲁艺学习戏剧音乐;张晓辉,1930年12月出生,1943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在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剧团当演员;谭克智,1925年3月出生,1939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在延安抗大招待所工作,一年后加入抗日救亡流动工作团“牺盟会”,参演过《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还参加过小股对敌战斗。1939年春,发生了日本兵在佳县烧杀抢掠事件,年仅15岁的谭克智拔出驳壳枪,枪毙了闯进县政府的日军。

  

兰占奎荣获的军功章

  战时的文工团随时要下部队慰问演出,为战士们表演话剧、秧歌剧、歌舞剧,深受战士们和当地群众喜爱。而在战斗间歇演出,既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鼓舞士气,又提高了战斗积极性,使战士们怀着昂扬的斗志冲向战场,勇敢歼灭敌人。人生在军旅中洗礼。曾经的这群抗战文艺兵,勇敢投身于抗敌斗争最前沿,在战火还没有完全熄灭、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尽的战斗间隙,赶到部队慰问表演延安秧歌剧《二流子变英雄》、《放下你的鞭子》、《兄妹开荒》等进步剧目。最为难得的是6位文艺女兵,她们当时都未成年。张毓明,1925年7月出生,1939年8月参加八路军,15岁时就在120师剧社、战斗剧社当演员;常秀霞,1928年11月出生,1943年6月参加革命,在当时的绥德分区文工团当演员;赵茜,1928年2月出生,1944年2月参加革命,1944至1948年在延安第二保育院任保育员工作;李黎,1926年11月出生,1940年5月参加革命,在绥德县文工团当演员;张涛,1922年3月出生,1939年4月参加革命,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周芝荷,1930年8月出生,1944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在米脂县文工团当演员。

  张毓明说,她曾经演出过抗战时的话剧、秧歌剧,也唱歌,扮演过丫鬟、小姐、老太婆等,什么角色都演过。她是孤儿,自小在保育院长大,她自愿参加革命部队。当时她在团里年龄最小,跟着大人们辗转在冀中大平原上,都是夜里行军。她很瞌睡,拉着大人的衣服后面跟着过河,穿过硝烟弥漫的敌占区铁丝网,跳过敌人沿铁路挖的战壕,赶赴前线演出。当时八路军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在山坡上休息。夜幕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汽灯亮晃晃的。战士们席地而坐,围成个大圈子。文工团演员穿上从老乡家里借来的衣服当演出服,为战士们表演秧歌舞。战士们看得津津有味,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们演累了饿了就去老乡家里吃小米饭。她说干革命必须要吃苦,部队必须依靠老百姓。那时他们怀着求解放的共同愿望,都有革命信仰,“必须赶走日本人,推翻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她说战斗的岁月非常艰苦,可是他们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这样的文艺表演贯穿抗战时期始终,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和来自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严峻压力下,他们作为革命文艺工作者,吸引并团结爱国的拥护抗战的军民,特别在宣传动员群众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特别是他们表演的延安秧歌作为“翻身秧歌”、“斗争秧歌”、“胜利秧歌”,具有革命政治内容,以歌颂人民,歌颂劳动,歌颂革命战争,表达军民团结、对敌斗争、组织劳动、改造二流子等主题,表现陕甘宁边区的现实斗争,具有民族化、大众化审美特征,富有喜剧色彩,洋溢着民间艺术的诙谐和幽默,使战士们受伤的肉体和心灵有了抚慰。他们的青春在战火中淬炼出焰火般的光芒,激情燃烧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无悔奉献为党的文艺宣传倾情演绎,抗战胜利也有他们不可磨灭的功劳。

  可喜的是这14位抗战老兵跟西影很有缘分,解放后他们先后都调入西安电影制片厂工作,继续从事他们热爱的文艺事业,直至光荣离休。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让我们铭记历史,对他们为战时文艺宣传作出的重大贡献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白杨 力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