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由盛到衰:晋商曾经遭遇的五次历史机遇

2015-10-18

   

  网络图

  晋商在其所处的明清时代,前后遇到过5次较大的历史机遇,其中有4次被晋商牢牢的抓在了手里,得以施展其才能,取得长足发展。而最后的一次历史机遇却被错失,从而走向衰落。

  第一次历史机遇: 开中法造就盐商

  晋商遇到的第一次历史机遇是在明初。我们都知道,人人离不开盐,尤其是在商品经济不太发达的时候,盐是一个大宗的商品。春秋时候管子就讲,盐是“十口之家,十人食盐。五口之家,五人食盐。无盐尔,饿死而肿。”如果不吃盐,就是我们现在通俗所讲的,不吃盐要得大脖子病。

  由于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把盐做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来加以控制,甚至制定盐法来进行合理调配。

  明 朝的时候,关于盐的买卖分为两种,一种是户口食盐法,一种是开中法。所谓户口食盐法,就是按照人口的数目来供应食盐,这种供应是由政府提供的,但是不是免 费的,百姓要按照盐价来交纳粮食或银钞,这种方法制定于永乐初年,但是由于管理不善,有时候百姓虽然交纳了盐价,但是却经常不能及时得到食盐,所以这个方 法不久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另一种方法就逐渐的盛行起来,这个方法就是开中法,开中法实际上是整个明朝盐法的主体,最初主要是为了供应北部边塞地区军事消费而采取的一个政策。

  当 时的背景是,明朝建国后,为巩固其政权,曾多次出兵塞外追击元蒙残余势力。而蒙古各部也经常南下扰边,使明朝的统治受到严重 威胁。为了防御蒙古,明朝政府在九边布置有86万军队。这么多的军队和马匹需要大量的军饷才能维持,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消费区。为了解决边镇的军 饷,才施行了开中法。

  简单说来,所谓开中法,就是让商人把米粮输送到指定的 地点,然后准许其贩盐来作为报偿。

  这个交易的整 个过程大致就是:商人把粮草交到指定的边仓,各边仓便发给收到商人粮草的证明即仓钞,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开了一张发票或是收据,商人拿着这张发票,就可以到 指定的盐运司换领盐引,也就是贩盐许可证。然后,再拿着这个贩盐许可证到 盐场即盐的生产场地,按许可证上写明的数量领盐,在规定的地点接受检查后,运到政府规定的批准售盐的地区销售。

  按照规定,盐引也就是准许贩盐的凭证,必须随身携带,而且从到边仓交纳粮草起直到在行 盐地售盐止,这一连串的活动必须由同一商人来完成。对到规定的行盐以外地方贩盐,或将 盐引中途加以转卖,以及委托代理人代办上述业务等,都是不允许的,法令都严加禁止。这些法令就必然要促使整个交易的过程由专人来完成,这样就逐步的形成了最初的盐商。

  晋商以“极临边境”的优势, 一俟明初开中制实施,便捷足先登,纷纷进入北方边镇市场,集粮、盐、布商于一身,兴起 于商界。以上可谓明清晋商得天时,抓住的第一次历史机遇。

  从山西盐商的发展来看,是明代开中制度的实施,给他们带来了历史的机遇。山西盐商的先世不乏务农为业的,其后才弃农经商,以盐为业,从边地重镇 进军到盐业大都,从粮商、引商,到完全意义上的盐商,成为晋商中最早兴起,最为成功的商帮。“山西居京 师上游,表里山河,称为完固,且北收代马之用,南资盐池之利,因势乘便,可以拊天下之 背而益其吭也。”——《读史方舆纪要》“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 (安徽徽州府)。江北则推山右(即山西)。新安大贾渔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 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五杂组》

  第二次历史机遇:开中纳银多种经营

  后来随着发展,在天顺、成化年间,在推行纳粮开中的同时,又准予纳银开中,也就是可以用银子来进行交易,不完全用粮食了。由于银子携带方便和可以进行多种交换的功能,所以很快就成为主要的一种交易形式,以银货为中心的边饷筹集体制也 逐渐建立起来。

  这样一来,原来以边境为其活动地的商人中,便有一部分向内地,特别是向淮、浙地方移动。这样就和继续留在 边境地方纳粟报中的沿边土著商人区分开了,前者被成为内商,后者被成为边商。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购买市场。如何利用这一市场,是摆在晋商面前的新问题。这次机会,和明初不同的是 :明初是凭借地理优势取胜,而这一次,就不那么简单了,需要一点经营头脑和资金运作,才有胜算的可能,通俗的讲,就是这个机会需要一点经商的技术含量,而不仅仅是爆发户的胆识那么简单了。

  面对这一新情况,晋商不失时机,逐渐实现由盐业的边商转为内商,活跃于淮浙、长芦、河东等盐区;经营项目也转为多种经营,以前从来没有贩运过的,也要进行尝试,诸如丝绸、茶、绒货、颜料、煤炭、铁货、木材、烟草、参、纸张、油、干果、杂货等,都成为晋商经营的重要商品;活动范围也扩大了许多,由纳粮地区转为向全国各地 发展,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至国外,都留下了晋商的足迹;经营方式也发上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一个人、一家人做买卖以外,还出现了几个人合伙等组合形式,生意做的大的,就雇佣伙计,成立贸易公司,这样就增强了商业竞争能力,并且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于是从明中叶以来,晋 商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一个地方商人集团。

  “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广志绎 》

  “盖盐商与其它商贾不同,皆是携数万之资,以求什一之利,重廉耻,惜体面之 辈。”——《本末兼治仰赞国计第三疏》

  “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明英宗实录》

  “在扬州,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天工开物》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五杂俎》

  “京师大贾多晋人。”——《清稗类钞》

  “汉民到江省贸易,以山西为最早。” ——《龙江述略》

  “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者多系晋省人。” ——《清高宗实录》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