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寒衣节祭祖送衣 盘点中外“鬼节”文化

作者:天晴 · 2015-11-11 来源:凯风北京

 

  今年11月12日(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寒衣节”,也是我国三大“鬼节”之一。在我国,鬼文化源远流长。“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一般在这一天祭奠早去的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不同历史文化的传承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下盘点下中外不同的“鬼节”文化。

  1.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寒衣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同时,这一天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这个节日自古有之。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

   2.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也是中国三大鬼节是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修正自己,带动后人。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泰国鬼节——6月中旬 

 

  泰国的鬼节每年都于六月中旬在黎府举行,非常受当地人民的重视,主要是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希望来年稻米丰收。在黎府地区,鬼其实是天上的神。原来鬼节源于一个佛教的故事,据说,数百年前的泰国王子是佛祖的化身,他尽心尽力为居民服务,故深得民心。某天,他向人民说将要返回天国,并叫众人忘记他,人民听了之后非常伤心,天神看见了亦深受感动,于是准许王子重返黎府,而鬼节就是黎府的居民用来纪念王子的。泰国鬼节不但没半点惊憟,反而洋溢着一份欢乐和热闹。游行途中,“众鬼”不但会向围观的途人扮“鬼脸”,还狂歌热舞一番,期间的歌曲甚至以摇滚音乐为主,有时更有乐队现场伴奏。更有意思的是,众“鬼”在游行途中有时还会手持木制假阳具,因为当地人视假阳具为土地肥沃、产量丰富的象征,寓意来年丰收富足。

   4.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节日习俗有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柬埔寨亡人节——10月1日至15日 

 

  亡人节在柬埔寨,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根据柬埔寨的传统,每年的佛历10月1日至15日举行,共进行15天。其中,第1日至第13日,是各自在家祭祀的日子。在亡人节的15天中,每天早上4点钟左右,善男信女们便拿着捏成一小团一小团的糯米饭、糕点、香蕉、蜡烛等等,放在盘中,聚集在佛寺大堂,双手合十,听僧侣诵经。华人中秋节后的第一天是亡人节的开始,直到农历八月的最后一天,这大概是亚洲最长的节日了。佛历十一月上弦一日是送鬼日。早上天不亮,人们就摸黑走到河边,在用香蕉树编成的小船上放上饭菜、糕点、水果、盐、米、五谷等等,把小船放在河面上,让它随波逐流而去,跪送鬼魂乘此船返回阴间。亡人节仪式到此结束。亡人节在很大程度上有些像华人的清明节,追思亡灵祭拜先人是节日主旨。不同的是柬埔寨的亡人节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6.西方万圣节——11月1日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是万圣节之夜“Halloween”,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万圣节源自古代塞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万圣节的习俗—不请吃就捣乱,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

   7.墨西哥鬼节——11月1日、11月2日 

 

  11月1日是墨西哥的“幼灵节”—祭奠死去的孩子,11月2日是“成灵节”—祭奠死去的成年人,这两天通称为“鬼节”。墨西哥的土著居民印第安阿兹台克人认为,死亡既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开始。因此,节日中人们都要隆重地庆祝。米斯基镇位于首都墨西哥城东南,有“鬼村”之称,这里并不闹鬼,因传统的“鬼节”而闻名。米斯基镇得名于掌管生命和死亡的印第安女神米斯科,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1403年,此镇成为当地印第安人的祭祀中心。 当天夜里,米斯基镇的人装扮成“亡灵”,打着灯笼划着小船,船上载着空棺材在湖里游荡。然后,人们抬着棺材上岸,走到墓地里。印第安人信奉水神。人们从湖里抬着棺材上岸,意味着从水里带来了生命。打开“鬼节”那天的报纸,人们可以欣赏到总统、内阁部长以及知名人士的骷髅漫画。被画成骷髅的人并不生气,反而以此为荣。这体现了墨西哥人乐观豁达的性格和对待死亡的幽默态度。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乱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