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虽是一项强调团队配合的整体性运动,但显然在火箭队身上看不到这个显著特性,相反,火箭队的成败往往由哈登一人所掌控,其个人发挥优劣直接关乎火箭整体运转的顺畅或滞涩,哈登的状态俨然已成为火箭胜负的晴雨表。从球星效应本身看哈登对于球队的深重影响并无问题,但从火箭整体发展规划大局乃至篮球哲学角度来看,火箭对于哈登的依赖,已达到病入膏肓的地步了,而这种依赖,又难免是其咎由自取的结果。
球星效应是许多资金充足又善于运作的球队,保持自身发展与实现自我盈利的妙药,至少球队教练组不必为如何构建新的战术体系而过于劳神费力,他们只需围绕球星对球队展开一些基础性的改进和策略性的取舍,此前一直困扰着球队两端的疑难杂症便得到了一个极大缓解或妥善的解决,球队实现历史性跨越便容易生成现实,许多球队依托球星效应从而构筑起冠军王朝的成功经验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适度发挥球星效应对球队的发展无往不利,而对球星效应的过度消费,往往也很容易得到物极必反的结果。昔年麦迪离开魔术、加内特转投凯尔特人,皆因球队管理层在引援问题上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直白地讲就是缺少冲冠实力),或是球队教练组在战术布置上始终缺乏适宜有效的措施而屡借明星球员化解危机,于是最终造成了球星的意冷远走。
火箭依赖球星赢球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贝弗利起伏不定、布鲁尔难堪重用,曾经的统治级悍将霍华德的急速陨落,不仅让火箭队的攻击火力统一集中到哈登身上,而且使得哈登肩负的进攻重任愈显艰巨,在此危难现实背景下,哈登欲以效力于雷霆时期那样以轻松惬意的姿态示人已无可能,而暴露给对手的攻击火力集中的弊病,更是增高其获取高分的难度,于是哈登在面对不同对手时状态出现波动便不足为奇。
我们清楚地看到,更换了球队主帅的火箭队,在如何博取更大胜利和消除隐患问题上,仍未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球员不致人意的竞技水准、新帅稚嫩的执教功力等因素,这是固然都是限制火箭进步发展的客观原因,但从根本上来说,火箭对球星效应的过度依赖,是导致其陨落的最主要原因。霍华德状态低迷、莫泰尤纳斯迟未复苏,让火箭的防守濒临崩塌;特里的老迈年高、阿里扎的微疾未愈,又使得火箭队的进攻捉襟见肘。在攻防两端,唯一还能被人寄予期望的便只有哈登了,而哈登在某些时刻确实没有让人失望。他与敌交手时曾多次狂砍高分,帮助球队力挽狂澜,在最近一场火箭与奇才队的比赛中,哈登还曾祭出42分9板7助这一可媲美火箭队史纪录的优异表现。
即使如此,火箭的窘迫仍未被全面遮盖,其面临的困境亦未被有力扭转,他们依然艰难地挣扎在泥淖中。毫不避讳地说,火箭已进入崩析倒计时,它们的崩塌解体将体现在球队的发展上,还是显映于球队的阵容上。特别是霍华德与哈登,霍华德即使因状态下滑而缺少跳槽的资本和价值,那么哈登在合同年到来之际选择另觅他处也会变成现实,因为火箭即使能偿其成为球队核心的愿,也终究无法圆其作为球队核心染指冠军的梦,至少本赛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