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从《芈月传》谈影视剧如何尊重传统文化

2015-12-11

  《芈月传》从万人期盼瞩目到吐槽不断,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说到底就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不尊重,对观众的不尊重。大家看到了一部像《琅琊榜》的良心剧,就知道中国影视剧以前是如何欺骗观众的,古代服装、配饰、礼仪、道具、台词都不符合史实。

 

  楚国贵族妇女服饰

 

  楚国贵族妇女服饰

 

  《芈月传》中的楚威后,服饰华丽艳俗,穿金戴银,头戴羽毛

  汉服从黄帝垂衣治天下奠定汉衣冠基本形制,发展到西周已经具备了完整体系,以后每个朝代都在在此基础上的继承发展,但又有每个朝代鲜明的特色。如汉代多曲裾、隋唐多襦裙、明代多袄裙。每个朝代偏爱的色彩也是不同的,这些史书上都有记载。汉服中的袍服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并且汉衣冠是一套完整地从头到脚的服饰体系,讲究端庄稳重。

  但是现代影视剧在拍摄历史剧时完全不注重时代服饰特色,本来优雅飘逸的汉服被各种臆想的影楼装代替,不仅毫无美感,低俗不堪,还不利于汉族几千年优秀民族服饰的传播。如果影视剧中负责任一点,那么就不会出现汉服爱好者穿着汉服而被误解和批判,这是极其可悲的。看过《琅琊榜》的都知道,虽不是正剧,但是里面的服饰厚重大气,色彩凝重,不同阶层的服饰都有差异,贵族服饰锦绣华美,平民服饰为暗色棉麻,成年男子都会束发,贵族还会佩玉。但是纵观《芈月传》,差了不止一条街。

 

  汉代头饰服饰简约大方的女俑,《芈月传》的时间是战国反而更华丽了。

 

  汉代的歌舞俑也是很朴素自然的

 

  《芈月传》中夸张的头饰和鲜艳耀眼的服饰

  《芈月传》时间设定是在战国末年的楚国和秦国,当时的人们穿丝麻,衣服用矿物染料或植物燃料,虽然颜色已经很丰富,但是色彩并不艳俗。楚国崇尚红色,秦国崇尚黑色。但是《芈月传》中,楚国的宫廷女子服饰布料明显是现代的,如同亮晃晃的窗帘布,不同女子站在一起花花绿绿,毫无时代感,完全体现不了历史的厚重感,反而充满现代时尚感。

 

  《芈月传》中高耸入云的发髻,战国怎么会有。

 

  满头的塑料珠花,战国时期哪有塑料,金银玉器青铜器还差不多,还有这吓人的现代锅盖头。

  在装扮上,东汉末年女子才流行高发髻,战国时期人们多佩戴玉,头上多用笄,装扮朴素自然,后世的明晃晃的金银饰品宝石珠串并不华丽,但是在《芈月传》中,贵族女子梳着高高的发髻,穿金戴银,满头的塑料珠花,极其庸俗。剧中不同女子紫红橙色不同唇色搭配艳丽的服饰和头饰,所有颜色都齐了,仿佛时装表演秀。

   

  芈月与比她小二十多岁的黄歇

  为了增强戏剧性,对历史胡编乱造,现在的导演编剧好像除了拍爱情剧就什么也不会了,芈月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应该从小就体现她壮阔的胸怀、不俗的胆识和超凡的智慧。可是剧中的芈月完全沦落在后宫庸俗的宫斗中,只是女人之间的斤斤计较、争来斗去,没有体现半点大气厚重之感。整部剧只讲了芈月一生的三段感情而已,至于她真正有什么政治才能目前还看不出来。最荒繆的是剧中芈月的初恋情人黄歇在历史上的真实年龄比芈月小二十来岁,芈月在秦国当上太后,黄歇才几岁,怎么可能像电视剧中从小青梅竹马,导演编剧就只会拍无聊的爱情剧吗?

 

  莒姬,可是淡竹叶没有滑胎功效啊

 

  做饭的铁锅从宋代穿越了,博物馆里面战国时期是用青铜器

 

  战国时期做饭的陶鬲

  《芈月传》中药物功效有误、食物乱吃,剧中向夫人怀芈月时,楚威后命人送去淡竹叶熬的汤药,幸亏莒姬识得它,救了还在娘胎里的芈月。莒姬说“淡竹叶,性甘,淡寒,平时服之清热利尿,然孕妇服之,更具打胎滑胎之效。它还有一个名字,碎骨子。骨能碎之,言其下胎之烈性”。但是在现实中淡竹叶并没有打胎的功效,只是体寒孕妇忌服。剧中还出现了食物穿越,比如芈月吃的绿豆汤,绿豆原产自印度,直到北宋时期才传入中国,战国时期怎么会有绿豆呢?剧中出现的铁锅也是到宋朝才有,编剧能不能有点常识啊?

 

  小芈月对楚威王说:“娘亲说过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小芈月的这句话是现代的俗语,也穿越到几千年前了

  《芈月传》中台词等还有很多方面与史实不符合,其实不尊重历史、胡编乱造的事在中国现代影视剧中是常态。历史剧不应该只是作为影视界挣钱的手段,而要负起一份责任,一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现代人都会看影视剧,很多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如果历史剧中对古代服饰、饮食文化、医药、艺术文学方面认真考究,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意义非凡。如果历史剧中的知识不仅不正确,反而胡编乱造,对祖宗文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害,不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观。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