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家族之风:清代屏风里传承的家风

2016-04-24

  陕西宝鸡市眉县金渠镇宁渠村的王姓家族,珍藏着一组清代道光年间的屏风。

 

  王姓家族的王老先生今年76岁,视屏风为珍宝,他说,要守住先人留下的恩德与家族的历史和精神。屏风为常见的立式座框,由座框与可装卸内胆两部分组成。座框雕工古朴、严谨,与内胆对应为12框。屏风内胆也是12幅,为双面精裱,一面为“芳躅序”,赭红底,上书柳楷苍劲而清秀,记载并赞颂了王姓先祖的高德之行和家族的家德家风;另一面为12个条幅的水墨画,似为家族故事。

  据王家老人说,屏风为王姓家族用物,老人们口头流传:家族喜事,以“芳躅序”示人,赭红底色上笔墨清秀祖德昭昭,教化后人;家族白事,即以水墨绘画示人,水墨黑白,故事列列,谕励族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家族内有大事时就曾用过。如今,王家族人视屏风为珍宝,珍爱的正是祖上的善德与家族的家德家风。

  据屏风上的“芳躅序”记载,王姓在本地为大户望族,向来乐善好施。早在乾隆年间,因接济邑困、济助乡里而获有司“惠比东山”金字牌匾褒奖,金字熠熠,褒勉昭昭。

  王氏家族发展到道光年间,由王宝器、王庭殖两位堂兄弟打理家族事务。堂兄王宝器“天性朴诚,好恬静”,家族对外事务全仗堂弟王庭殖“斡济”;王庭殖处事果敢、尊长爱幼、心地良善、口才较好,使得家族内外和谐,也使得王氏家族“田园日广,堂构聿新”,富甲邑里。清道光四年(1824年),“县立公局兼修横渠书院诸生”与“衙内差役相处不和,常常于诉”。后由王庭殖主持经理年余,他处事公道正直,化解矛盾能力强,其间“官民胥安”。

  王氏两位堂兄弟家族内互相尊重,对外乐善好施、济困解难从无犹豫。眉县城隍庙年久圮坏,欲行修缮,可预算下来“费用当过数千”,众人一筹莫展。王庭殖得知后,便以自己名义贷钱,“率众鸠工”,用了年余时间终于完成了修缮工作。王庭殖做事旷达长远,经常是“恕则归己,德则归兄”,故而堂兄王宝器“众望悠属”,被推举为“乡饮正宾”,而王庭殖仅以九品衔终。

  两位老人“虽不同父母”,但却“如花萼相辉”。后南方兵燹,王庭殖以兄长王宝器之子王大伦名义助资军饷,使得王大伦“蒙赐八品顶戴”。每遇大役大务,“邑侯屡邀庭翁”,王庭殖总以身老为由,让王大伦“更端代理”,使王大伦得到“四境悦服”的乡誉。特别是道光十六年(1836年)因春旱损苗,夏收无几;秋又蝗灾,谷损八九,关中地区出现了饥荒。“时价斗米二千”,眉地大部分家庭“日不举火”,一天吃不上一顿饭,饥民遍野。

  王庭殖看到此景,心忧如焚。他一方面拿出自家存粮接济邻里,助度荒年;同时慷慨捐银 300两,并让长子王大德以自己名义拜访眉邑富户,说服动员他们为灾民捐钱济粮。正是王家的辛苦奔走和努力,使得大灾之年眉地野无饿殍,度过了荒年,王庭殖老人因此蒙赐九品顶戴。因为王家乐善好施,仁义恩德,乡里对其交口称赞,王家也多次获得乡邻及官方送匾褒扬。在王家,除了乾隆年间有司的“惠比东山”金字牌匾,还有乡邻赠送的“义周里党”匾、县令送的“好善乐施”匾、郡守褒奖的“辅义励公”匾等。

  王宝器、王庭殖两位老人,相继于1837年、1840年离世,其子孙继承祖上乐善好施、仁义尚德的家族之风,毫未懈怠。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季春(三月)上浣(上旬)的一天,王家姻侄、敕授文林郎刑部福建清吏司七品京官杨振鹭在王家一次亲友聚会宴席后,应王家216名眷属亲友之请,将王宝器、王庭殖及祖上“可与风世之事”以及众人所议所论撰文以志,由例授徵士郎直隶吏部判、庚子举人、眷属晚生杨甲寓书写,眷属晚生进士王应奎校订,其他亲友家眷在外为官者六人审阅,随后由王家装裱制作为屏风世代相传,即我们今天有幸看到的王氏“芳躅序”屏风。

  如今,我们看着170多年前的屏风,读着书写于170多年前的“芳躅序”,物美字俊,芳躅昭昭,观于物而感于心,济民之贤德,代传不懈。这些记载,不仅是宁渠王姓的历史,更是道光时期中国历史的一个片段、一个缩影。王姓两公时期,正值鸦片战争前夕,从“芳躅序”我们可以窥见中国一个普通乡村的面貌和精神。贤者的爱国、爱乡、爱村、爱民,和知社会之艰难、民生之多困而乐善好施、济困救难的仁德,让我们肃然起敬。

  王姓老人珍存的不仅是王姓的历史,更是村、县历史的记忆和精神,让我们从中可以窥见那段历史的笑容或悲伤、或那淡灰色天空的灰蒙。而其中的努力、仁德和知困而济的精神,不论是在那样灰蒙的天空还是现在都是那样闪亮,让我们缅怀、敬仰,也更催发后人奋发不懈,追比先贤!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