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古今通话:晚清时期也时兴“快递哥”

2016-05-1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了一种流行的购物方式;而快递员呢,每天不停地穿梭于大街小巷,将一份便捷带给千家万户。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时期,广东江门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今天快递的行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甚至可以“托运”活人。

  那时国内有成千上万的壮劳力在海外从事采矿、筑路、开垦等工作;也有不少生意人走南闯北地贩卖货品,他们对传递信息和转运物品的需求是巨大的。于是,帮助他们向家乡的亲人报平安、寄送钱财、送达书信等的“巡城马”也就应运而生了。

  “巡城马”经常是一种挑着箩筐、背着布袋的形象,他们走街串巷,把劳工、生意人、华侨等托付的钱物送给他们的家人,同时又会带回家人给他们的信件和物品。听老家的一位长辈说,经常往返老家的一位姓李的“巡城马”,工作一直勤勤恳恳。然而,有次,却一念之差起了贪心,偷偷截留了货主的一尺花布。而货主在信件中将布的尺寸标得清清楚楚。事发后,姓李的“巡城马”不仅被雇主一家骂得狗血淋头,也被同行所唾弃,无法再在这个行业立足。和今天的快递一样,“巡城马”最看重的是信誉,一旦有侵吞货物的行为,基本不会再有承接业务的可能。

  和今天的快递员不同的是,“巡城马”自己一般没有交通工具,但乘车时会有优惠。1922年,江门的新宁铁路就专门为“巡城马”推出了特价票,票价比普通人便宜一半,走这条路线的就能多挣一点钱了。

  和雇主谈价时,“巡城马”会列出详细的价目清单,几乎没有漫天要价的,他们将“送件”路上的食宿、“劳务费”等项目一五一十地计算得非常清楚,甚至比现代的账单还要详细。而且,当时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已经以发名片、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形式来为自己宣传,招揽业务。同时也会因为口碑好,而带动整个村或整个镇的相关生意。

  一位姓罗的华侨因为要去英国,时间紧迫,来不及亲自回家接母亲,于是便写信给在老家的母亲,请母亲看到信后,马上动身,跟着送信的“巡城马”到香港和他见面。而一些和父母分居两地的小孩子也是这样,随着“巡城马”到异地与父母团聚。

  这种“带一脚”的服务,在道路和车马不通畅的时代,给不少人带来便利,也为人们的情感交流提供了方便。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恒定不变的原则。认真操作每一票业务,严格履行每一份合同,正是这种放眼长远,基于诚信之上的合作,才是双赢的生存之道。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清朝极品败家子之载澄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