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古代各种退休诗:刘伯温买条黄牛学种田

2016-06-14

  退休一词,最初见于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复志赋序》:“退休于居,作《复志赋》。”韩愈退休后闲居在家里,没事时就写写文章。《宋史·韩贽传》也有记载:“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韩贽退休后不再理政事,闭门读书,吟诗作赋,自娱自乐。

  关于退休制度,其实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礼记·内则》载:“大夫七十而致仕”。意思是说官员到了70岁就可以辞去官职,告老还乡。

  在唐朝中期及以前,官员退休后基本上都没有俸禄(到了唐朝后期退休待遇才有了明显的改善,普通官员可享有一半的俸禄,有功之臣甚至可获全俸),因此退休相当于辞职或失业。按照汉制规定,无论你之前担任什么要职,一旦退休就不再参与朝政,也不再享有任何特权,包括以前领取的俸禄,也就是说退休等于失去原有的权利、地位和收入。面对这种状况,一些退休官员只能发出一声长长的哀叹:“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今件件费绸缪。吞声不敢长嗟叹,恐动高堂替我愁。”也有一些贪恋权位的官员,即便到了退休的年龄,只要身体能够勉强支撑就会想方设法地赖着不走,得过且过,这就出现了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对此一些文人实在看不下去,就写诗讽刺,如:“绿水红莲客,青衫白发精。过厅无一事,咳嗽两三声。”

  有贪恋权位的官员,也有向往田园生活希望提前退休的官员,像南北朝时期的“山中宰相”陶弘景,为了早日告别官场的黑暗,他写了一首退休诗呈给梁武帝:“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看了这首诗后,梁武帝知道陶弘景去意已决,便做了一个顺水人情,答应了陶弘景的请求。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也曾写过一首退休诗:“买条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世间万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刘伯温位及人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然而他淡泊名利,懂得功成而退,刚到60岁就主动请辞,因此赢得了生前身后名。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清朝极品败家子之载澄  

                    《凯风智见:历史上那些“了不起”的羊肉  

                   《文史新说:端午味道 勾起延续千年的人间情怀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