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我国古代“高考”状元那些笑死人的趣事

2016-06-26 来源:铁血社区

  在中国古代,国家任用官吏多是依人举荐,但这种方式未免狭隘,可能会有更多的能人才俊因朝中无人而无缘为官,后来,为了发现并迁用人才,创立了一种类似今天学生高考的考试制度,这便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一经创立,便成为政府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也成了有志人才飞黄腾达的契机,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很多平民百姓因此而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直至清朝光绪皇帝下谕停止所有乡试,科举制度才被废弃。

  姓名:裴思谦(字:自牧)

  籍贯: 山西闻喜

  朝代:唐朝

  荣誉:戊午科状元及第

  上榜理由:脸皮厚

  趣味指数: ★ ★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当年的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清正,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声称明年非状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对他说:“仇大人有信,荐裴思谦为状元。”高锴早把裴思谦忘掉了,对他说:“状元已经有人了,状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办。”裴思谦厚着脸皮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知道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说:“既然如此,我要见裴秀才。”裴说:“卑吏便是。”不得已,只好让他当了状元。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个状元,此君脸皮之厚,状元中无人可比。

  姓名:胡旦(字:周父)

  籍贯:山东惠民

  朝代:北宋

  荣誉:戊寅科状元

  上榜理由:自信

  趣味指数: ★ ★ ★

  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

  姓名:黄士俊(字:亮恒)

  籍贯:广东顺德

  朝代:明朝

  绰号:鸭蛋状元

  上榜理由:刻苦

  荣誉:明万历状元及第

  趣味指数: ★ ★ ★ ★

  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状元黄士俊,家里很穷。34岁时,想进京赶考,找岳父去借路费。岳父见他衣衫褴褛,连客厅都没让他进,只给了他两个鸭蛋。岳父家的仆人可怜他,偷偷给了他一点钱。没想到,这个黄士俊竟然高中状元。后来他以“鸭蛋”为题,写了一篇文章,送给岳父。其中很多名言警句广为流传。和《儒林外史》中范进的岳父一样,黄士俊的岳父也是一个势利眼。

  姓名:李蟠(字:仙李)

  籍贯:江苏徐州

  朝代:清朝

  绰号:饽饽状元

  上榜理由:自信

  荣誉:康熙年间状元

  趣味指数: ★ ★ ★ ★ ★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 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清朝极品败家子之载澄  

                    《凯风智见:历史上那些“了不起”的羊肉 

                    《凯风智见:利玛窦与明朝版“欢乐颂”    

                    《文史新说:丝绸之路上最熟悉的陌生人    

                    《文史新说:文游台——秦少游的台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