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翁同龢“下岗”:皇帝的老师真心不好当

2016-10-12

 

  一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农历戊戌年。自从进入这一年后,老北京城就风波不断,新闻迭出。这不,四月十一日刚死了恭亲王,四月二十七日,整个北京城就又哄传起了又一个天字号新闻:曾经给皇帝当过老师的军机大臣翁同龢“下岗”了。

  四月二十七日,是翁同龢的生日,具体说,是他的69岁生日。本来,这似乎是个好日子。因为久旱的北京,终于迎来了一场春雨。这场春雨自凌晨一点就开始下个不停,虽然不大,但已足以稍解民困。时任军机大臣的翁同龢这些天一直在为春旱担忧,所以也不顾69岁高龄,竟为这一场春雨激动得不能成寐。这股子激动劲儿一直延续到上班时间,翁军机看奏折也比平日效率更高了一些。但是,接着就出现了凶兆。

  皇上召集军机大臣议事,却特地安排翁师傅不用进来。对纵横于官场的人们而言,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翁同龢索性一个人独坐看雨,这一看就看了一个多钟头。其间,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终于,密议的结论出来了,这是一份措辞严厉的上谕:“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本应查明究办,予以重惩。姑念其在毓庆宫行走有年,不忍遽加严谴。翁同著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特谕。”其中,“毓庆宫行走有年”一句,说的就是翁同龢多年当小皇帝老师的往事旧功。

  据翁同龢日记所载,当他接到上谕的那一刻,百感交集,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外面的人,当然听不到他的哭声,后人也未必都看过他的日记,但却不妨碍人们做更大胆的想象与揣测。这道上谕迅速转化成无数条看不见的微波,渗入到京师的角落旮旯之间,激起一片片尘埃。人们纷纷传说着这个新闻,并开始努力给这件事情提出一些解释,而且还不止一个版本。但是,真相究竟如何?别人不得而知,唯有此时正准备走人的翁老师傅自己最清楚。 

  二

  翁同龢觉得有点儿委屈,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因为只有他知道事情的真相,这次把他扫地出门的既不是所谓的“保守派”政敌,也不是西太后,而是他的好学生—光绪同学。光绪赶他回老家,主要是因为他阻挠了新法的推行。

  想到这里,翁师傅不由悲从中来。翁同龢是帝师,他老爹也是帝师;翁同龢是状元,他大哥的儿子又是状元。在寻常人看来,那是何等的荣誉!但只有身在局中的他们,才深知什么叫“高处不胜寒”。这世上,老师难当,皇帝的老师更难当。

  光绪第一次去上课,是被太监抱进去的。那年他只有六岁。但就是这个六岁的小学生,却要先学射箭,接着学蒙古语、满语,最后再学汉语!最恐怖的是,四书五经的内容,甭管懂否,都要先背下来再说。除此之外,光绪每天还得去给慈禧太后作礼节繁琐的请安,以便于学习和实践各种礼仪。

  在这样一个超级沉重的课业压力下,光绪能不厌学吗?这也是考量老师水平的时候了。

  为了让光绪好好学习,翁同龢真是费尽了心机。他认真地观察着这个学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总是以表扬引导学习,用今天的时髦语言说,他是很懂得赏识教育的。但学习毕竟太枯燥了,光表扬不行。翁同龢还根据孩童的心理,准备了很多历史故事和时政故事讲给小皇帝听,又准备了很多图画和地图,在光绪学习倦怠的时候给他看。

  比如,他曾经拿流民图给皇帝看。上面画着各种各样因无法生活而流离失所的底层人的形象。看到最后,他总不忘教诲小皇帝:皇上责任重大,要努力做一个好皇帝,让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啊—或许,这就是翁师傅的悲哀,他看的新书太少,总以为只要学生能做个好皇帝,天下就会太平,内可安,外可攘。

  又有一次,大清国和日本因琉球问题产生纠纷,那还是皇上入学第三年的事情。翁师傅给小皇帝讲时政,并教导他:这是我们的属国,但是,竟被日本侵占了。小皇帝眨着眼睛,作苦思冥想状。

  没有人知道,皇帝是否真的听懂了。翁师傅也没有把握。可是,皇帝忽然抬头说了一句话:“日本,小国也,大国也?”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但翁师傅总是无法忘记当时皇上的神情。那个时候,皇上还小啊。可皇上是好皇上啊,从小就好。但是为什么命不好呢?

  当然,光绪的老师有很多,远不止一个翁同龢。甚至一度还包括了教习西文与西学的外国老师。但是,和光绪感情最深、关系最微妙的莫过于翁同龢。其原因,除了翁师傅深厚的汉文造诣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翁师傅总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小皇帝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判断得失—翁师傅前后伴随光绪22年,这种付出从未间断。

    更多精彩:  《凯风智见:雍正帝坠泪的惨败——血战和通淖尔》 

                  《凯风智见:礼物的炮灰——春秋战国的刺客们》 

                  《凯风智见:抗日战争起始日期为何要从1937年算起》 

                       《凯风智见:国本之争中的臣子与皇帝》 

                  《文史新说:“闭门造车”出“天书”》 

                  《文史新说:最是闲庭信步 摇把折扇招清风》 

                       《文史新说:上古画轴,洪荒年代的华夏文明》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