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庄用宾,一个明朝铁血书生的报国情怀

2016-10-31

  嘉靖朝是乱世,此时,皇帝迷于酒色,一心修玄,日求长生。大臣贪赃枉法,相互倾轧。海内,一片乌烟瘴气,“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

  有人说,时穷节乃见,这是确实的,也就在这段时间里,大明官场中走出一位名叫庄用宾的大臣,风骨凛然,卓立如松。

  庄用宾是书生。明朝的书生,一般都在书房苦读八股文,不通时务,十分迂腐,也少有气节,后来,魏忠贤一起,干儿子一群,一个个都是文人。

  可是,庄用宾的腰杆铁硬,不同他人,史书说他“为人木强,又少戆”,换言之,就是不够圆滑,不会变通。

  他被罢官,就是因为批评权相汪鋐。原来,汪鋐有一个毛病,就是一生气,会让下属跪下受罚。庄用宾觉得,这样做有辱斯文。于是,庄用宾就公然对着他人批评汪鋐,“言其过”。汪鋐知道后气得呼呼的,不久,找了一个借口,将他罢职归家。

  这年,他才三十一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他的心中一定沮丧,一定不满。

  他在乡下一居就是几十年,几十年中,他雨天读书,晴日耕作,由于做官时清廉,因此“宦囊萧然”,家里一贫如洗,可生活很清闲,也很自在。

  可是,在他五十八岁上,再次遇见一事。

  这年,是1562年,也就是嘉靖四十一年,倭寇猖獗,攻城掠地,杀人放火,东南一代烟尘千里,兵戈之声无日无之。不久,倭寇进攻泉州,“缙绅分门部守,城门昼闭”。庄用宾此时投袂而起,以花甲之年,据守南门。

  此时,他又一次表现出自己的倔强,他没听从当时上司关闭城门的要求,反而大开城门,让躲避倭寇的百姓进城。而他,则白须飘飘,“独据床坐门外”,亲守城门。

  这次,他“救援难民逾万”。

  随后,倭寇跃马弯刀,旌旗猎猎,开始攻打郡城。他和自己弟弟庄用晦招募乡兵,出城大战,“后先杀贼多”。以至于倭寇气极,无处发泄,竟然掘了他父亲的坟,盗走他父亲的骸骨。

  这,在古代是最痛心的事情。

  庄用宾没有气馁,他“拊膺号恸”后擦干了泪,和弟弟庄用晦再次带兵,“径走贼垒,战于南安双溪”。兄弟俩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大败倭寇,“贼大溃,连破十三垒”。

  庄用宾兄弟趁机夺回父尸,撤兵回营。倭寇见了,再次反击。

  城内官军一见,勇气大增,纷纷出城,刀光闪闪,号角声声,冲向倭寇,“又大破贼”,斩杀一百多人,俘虏十几人,夺回被倭寇俘获的百姓近三百人。

  倭寇势穷,无路可逃,最终在倭寇首领带领下投降。

  泉州,也因此免除一厄。

  可是,就在此战中,庄用宾的弟弟兼战友庄用晦,由于断后,最终战死。

  大家欢呼胜利时,这才发现,庄用宾不见了,他走了,带着父亲的骸骨,还有弟弟的尸体,匹马孤影而去,一直走向山水深处,走向夕阳影里。他去了哪儿?他回到晋江的五店市。

  此后,他依然读书;依然耕地,如一个田园老农。

  可是,有谁知道,这个老农有一段铁血风骨,在国事艰难时,一介布衣,铁血沙场,胞弟捐躯,自己忘身,为了什么?为了一寸忠心!

  此寸忠心,可昭日月,可鉴史册。这些,晋江山水记得,五店市山水也记得,一个民族记得。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