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凛冬将至 古人取暖只能靠这些“神器”

2016-12-09

  漫漫朔雪、凛凛寒冬之际,现代人有暖气、空调、热宝等取暖装备,古人又是怎么御寒取暖的呢?

  古人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炉子一类,自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后,古人用火取暖的历史就开始了。古人将火种放入某种容器,就是“火盆”“火炉”了。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火盆从泥盆演进到陶盆,再到铜盆、铁盆等等不一而足。寻常百姓家大概也只能用简陋的火盆而已,而富贵之家的取暖方式却大有讲究。

  壁炉

  据考古发现,“咸阳一号”秦王宫室遗址惊现三处壁炉,壁炉在房间内直接加热。还有一间宫妃的专用浴室单设一只壁炉供暖,这在当时绝对是高大上的奢华享受了。

  壁炉主要的燃料是煤炭,室外有烟孔,避免炭烟中毒。另外,在遗址中墙的内侧还发现了“用两块筒瓦相扣的管道”,与灶台相连通,形成“火墙”,已具有了火炕的雏形。

  椒房殿

  秦汉时,出现了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东汉科学家张衡《西京赋》里“朝堂承东,温调延北”一语中的“温调”,说的就是这种“温调房”。温调殿又称“暖殿”“温室殿”,是皇帝和大臣们议事和接待来宾的地方。据《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墙壁“以椒为泥涂室”做保温材料,墙上挂锦绣壁毯,设火齐屏风,用大雁羽毛做幔帐,地上铺西域毛毯。在这样“内外兼修”的房间里,冬天的体感温度自然不会太低。后来,未央宫的椒房殿专门为皇后居住,所以,“椒房”几乎成了皇后的代称。

  以花椒泥为房子保温层的方法,后人多有效仿,从《世说新语》西晋富豪石崇“以椒为泥涂室”到宋代王珪《宫词》中“香壁红泥透蜀椒”,椒房备受富贵之人青睐。

  熏炉

  熏炉是一种外带罩子的炭火盆,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是盆,上部为刻有精美图案的镂空护罩。熏炉一般为富贵人家所有。汉代出现了专门熏香、净化空气的青铜博山炉。1953年,江苏宜兴晋朝周处墓内发现了一件顶部有立凤钮的精美熏炉。在唐代,冬天早朝时,皇宫大殿设有熏炉。据《开元天宝遗事》,唐代皇家曾用“进口煤炭”取暖:“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迫人而不可近也。”

 

  故宫博物院藏,嵌珐琅三足熏炉

  熏炉外的笼罩叫熏笼,熏笼制作精美,有青铜鎏金的,有掐丝珐琅的。有些大的熏笼重达数百斤,一米多高。如今故宫博物院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处,都陈列有熏笼。《红楼梦》中有关于熏笼的描绘:“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睡也睡在熏笼上。熏笼能坐能睡,可见其大。后来麝月出去,晴雯想吓唬她,没加衣服就下了熏笼,寒风侵骨,一冷一热病倒了,后面才有了“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的动人细节。

 

  西晋青釉。镂空三兽足熏炉(江苏宜兴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代的李渔,不仅是个文学家,还是个能工巧匠。在《闲情偶记》中,他专门讲了如何设计暖椅,椅子下面设一个抽屉,抽屉里放炭炉,这样坐上去,神暖心安,全身都不冷了。

  手炉

  熏炉小一点即为手炉,也叫“捧炉”“袖炉”,类似于现在的暖宝宝。不过大部分手炉有提梁(提柄)。古人宽袍大袖,可将手炉放在袖里暖手,随身携带,温暖方便。据说它自唐朝始创,到明朝中后期,制作工艺愈加炉火纯青。《红楼梦》中,贾宝玉上学堂就携带手炉;黛玉出门,也有丫鬟体贴地送手炉。

 

  广东省博物馆藏清铜胎掐丝珐琅手炉

  足炉

  足炉的称呼最有趣,有脚婆、暖足瓶、汤媪、汤婆子等,是一种铜或锡制成的扁瓶,里面灌上热水,可放在被子内暖脚,与现代的热水袋类似。北宋文学家苏东坡送给友人杨君素足炉一枚:“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黄庭坚也有诗说:“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红楼梦》中也多处提到“汤婆子”:晴雯笑道:“终久暖和不成的,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还有的足炉内置炭火,外罩罩子,“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是一种圆形装置,安全方便,被称为“卧褥香垆(炉)”。

 

  清中期铜鎏金掐丝珐琅花卉兽耳三足熏炉,故宫博物院藏

  火炕和暖阁

  北方的取暖方式是普遍使用火炕,尤其是东北人民,就指望热炕头熬过三九寒冬了。火炕即和灶台的火道相通的睡觉用的床,用砖和泥砌成。火炕也称“暖炕”或“暖床”,清代皇宫中,几乎所有的寝居之室都有火炕。另外还有地炕,地炕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也称“火墙”。墙下铺设火道,添火口设在殿外的廊檐底下。烧上木炭,热力就可顺着火道和夹墙循环传到整个大殿,使房间温煦如春。这种整个设有地下火道的房间也叫“暖阁”,故宫博物院坤宁宫的东暖阁就是这种结构。

  曾于康熙五十年(1711)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描述说:“北京冬天使用的炉子,不像我在德国、荷兰和英国见的炉子。欧洲的炉子立在房间里,像小灶一样。这儿的炉子在室内不占地方,热量通过火道传导到室内,这些火道完全铺设在地板的下面。”这种设备类似现在的地热,他还说:“按照欧洲取暖的方法,当我们双足还冷时,头已很热了。在北京双脚却总是舒适而暖和。适度的热量均匀地充满在房间的每个角落。”

 

  故宫博物院养心殿东暖阁

  清代皇宫内有负责冬季“供暖”事务的专门机构,连点火烧炕都有专人管理。还有负责分发柴炭的太监。明代也设有“惜薪司”,专管宫中柴炭的供应。

  前面所言都是室内取暖神器,那古人出门怎么办呢?

  达官贵族可以穿锦衣貂裘,乘坐的轿内也有暖炉等贴心设备,或者也可携带手炉类的防寒小武器。如果在室外固定的地方玩耍,也会放置火盆类的设备。《乾隆帝雪景行乐图》中,乾隆与子女们观雪玩耍,乾隆帝即“端坐火盆旁”。而普通百姓就要绞尽脑汁御寒了。在棉花没有普及之前,古人在袍子里填乱麻或芦花取暖,保暖效果当然非常差。春秋战国有“鞭打芦花”的典故,说的是闵子骞被继母虐待,两个兄弟都穿棉花填充的棉衣,而闵子骞的棉衣填充的是芦花,芦花不保暖,闵子骞外出冻得无法驾车,父亲还以为他是偷懒,直到把他的衣服打出芦花才知道错怪了儿子。

  唐宋时期,贫苦百姓还有用纸填充衣服御寒的,称作“纸裘”,一般采用较厚而坚的楮皮纸,揉皱之后缝进去,总比单衣御寒耐穿,不过这实在也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无奈之举了。

更多精彩:   《凯风智见:朱纨之死与嘉靖海禁实相》   

《文史新说:万历首辅张居正和他的“楚党”》 

《凯风智见:归根的惆怅 嘉靖与他的故乡》   

《凯风智见:“英雄”慕“名士”之桓氏地位上升记》 

《文史新说:娶妻要纳税 多娶需谨慎》   

《文史新说:雍正跌宕起伏的一生 背负多少谜团》   

《文史新说:潘金莲表示——谋害亲夫 这个锅我不背》   

《文史新说:邪恶VS不屈——西方与拉美的恩怨情仇》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