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中国记忆——元宵节的那盏花灯

作者:柳絮 · 2017-02-07 来源:凯风山东

  一、记忆——追寻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到了清朝,另称灯节。元宵以汉武帝在正月上辛祠太一而开其端,起源却并非武帝之时。

1、一只神鸟引发的火灾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月圆之夜,紫禁之巅 

相传武帝时期,名臣东方朔遇见一位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东方朔摆了一个占卜摊,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间,长安城里起了很大恐慌。东方朔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家家户户一齐敬奉火神君。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3、江山初定,歌舞升平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详细】

  二、记忆——信仰

元宵节是辞旧迎新的节日,庆贺已经过去的一年圆满过去,新春伊始,祈盼着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湖南宁乡地方称之为“烧元宵”,烧火时农民高呼:“正月十五元宵节,害虫蚂蚁高山歇哩”“烧起虫虫,妈蚁上天去呀啊呵!”元宵节夜晚烧火不仅是在田间,有的地方也在场院、河畔、路边等地方。清代在江苏一带流传有一首童谣说:“灯笼亮,火把红。正月十五炸麻虫。场头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影无踪。”

2、温饱不愁,健康无忧 

我国古代一些地方还有正月十五“走百病”的习俗。元宵节“走百病”的习俗古籍多有记载。明周用《走百病行》诗云:“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也云:“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走桥”、“摸灯”等,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身着白绫衣裳,在正月十五这天结伴相携,越走水桥,到郊外旅游,目的就是驱病除灾。其时,走在最前面的妇女举香开道,其他人紧随其后,依次过桥,谓之“度厄”。据说,这样能保一年腰腿无病,健康长寿。过桥后,妇女们还要到各城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铜钉,谓之“宜男”,说是这样可以多生男孩。

如今,东北吉林、辽宁、广东佛山等地区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晚,都要到附近的桥上去“跺桥”。人们按照自己的年龄,计算在桥上来回应走的趟数。据认为“跺桥”可以让人不患腿病,一年内平安。

3、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 

在古时,正月十五迎紫姑是民间重要的习俗。紫姑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等,是民间传说中的厕神。传说紫姑原是一大户人家的婢妾,因不堪主妇虐待,于正月十五那天激愤而死,天帝悯之,命为厕神。百姓同情紫姑的遭遇,故在她的忌日(即正月十五)扎其像身迎之祭之。

 

南朝刘敬叔《异苑》记之云:“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云:‘子胥不在,曹夫人已行,小姑可出。’于猪栏边或厕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

据载,古时迎紫姑的仪式十分隆重。彼时,人们用稻草、布条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摆供祭奠。妇女们更是站在紫姑像前,像对待自己的亲姐妹一般说体己话,或安慰于她,或向她倾诉委屈。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详细】

  三、记忆——唤醒

梁简文帝《列灯赋》载:“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足见古时元宵节的规模盛大、受众广泛;《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日夜歌舞奏乐,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唐朝开元盛世时长安城灯市五万盏;明朝朱元璋则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看花灯、猜灯谜、舞长龙、赛龙舟……如今,这些传统文化活动正逐渐被各地人民从记忆中一一唤醒。

 

1、现实版“偷菜”也疯狂 

偷青这个习俗据说起源于“湖广填四川”的那个时候,有一年闹虫灾,黄虫铺天盖地蚕食地里的庄稼,连毫不起眼,比芝麻还要小得多的“天蝘”也成了帮凶,它们贴在叶上,将黄虫蚕食余下全吃了去,连树木也没了叶,留下光秃秃的杆和枝,成了光杆司令。地里庄稼没了收成,人们也许新到一个地方,水土不服,闹起了瘟疫,过年的时候,上天给人们托梦,过大年闹元宵那天晚上偷青,同时不停的吆喝,就可以除灾祛病。璧山南部的丁家那一带的人们等不及,在正月十四的晚上就提前行动过起了大年。于是,从此以后,丁家那一带就在正月十四那天过大年,偷青也在十四那一天了。

 

所谓“偷青”根本算不得偷,就是在大年那天的晚上,去偷在地里长着的庄稼。这不是悄悄地偷,是大张旗鼓地偷,以方言说来更为生动,就是扯旗放炮地偷,唯恐主人不知道。

历史上的偷青是有很多讲究的。大人打着火把在前面走,娃儿们打着自己做的灯笼跟在后面使劲吆喝:病虫瘟疫上天去,五谷丰登下凡来。在这个时候,偷青的人们特别希望庄稼的主人出来骂,骂得越厉害越好,骂声就能把病虫瘟疫骂跑。偷青的人们很小心,不能践踏地里的庄稼,还不能将偷的青苗折断,蒜苗只能偷12根,一根代表一个月,哪根折断了,就意味着你哪一个月有灾星,那一个月你就得小心翼翼。

2、十番锣鼓,声闻十里 

 

河北较为独特的元宵节习俗有井陉的拉花,井陉拉花是一株古老艺术奇葩。赞皇县元宵节习俗——“拉碌碡”,拉禄碡是一种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动在元宵节,它以打击乐伴奏。有大鼓、大锣、铙、水镲等。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每逢元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从十四至十六,每晚都开。放焰火,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文艺踩街,堪称民间文化化妆大游行。从十四到十六,连续三天各县区的都组织大大小小的各种文艺汇演到市里来。

3、撒出一年烦闷气 

四川开县有“对骂”的习俗。旧时,温汤井每年元宵节之夜,河东与河西两岸,都要在两边的山坡上燃放蜡烛和点灯,叫斗亮。所谓斗亮,就是比赛谁的蜡烛和灯点得多,点得亮。刹那间,两岸山坡上烛光明亮,灯火辉煌。由于无人也无法去评判斗亮的胜负,于是就衍生出两岸相骂,这就是对骂。

骂谁呢?开初是骂对岸一方,没有特指的对象。骂的内容不外乎说对方比不赢,比输了。后来的对骂对象,就直指个人。参加对骂的,除了在那一天想要寻求刺激,找乐子的人外,还有穷苦百姓。旧社会的底层百姓一年到头受苦受累还遭欺压,平时不敢表露,这一天则能借对骂一泄胸中怨气。同时,河东、西两岸的地方帮会还会专门动员,雇人参加骂阵。被骂的人也多是对岸有钱有势,结怨尤深的人物。

虽然对骂时多指名道姓,但依照当地习俗,被骂者是不能向骂人者进行报复的。如果骂人者要骂自己本岸一边的人,就要借对岸指桑骂槐,温泉人称“骂躲躲句”。

在对骂的双方中也有并无矛盾,甚至关系相当要好的。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在元宵节时借对骂开玩笑,是人们寻求刺激,追求精神愉悦的一种方式

【详细】

  四、记忆——传承

元宵节之所以得以传承,是因为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团圆、和谐、追求自由。这些都是我们所向往,也是我们的美好期盼。传承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1、激励 

我国元宵节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深深吸引国内外人们共享元宵节文化,老年人传统再现,中年人激情表演,青年人汲取精华弘扬光大,新生代接力传承,元宵节给予人们文化大餐的同时,也带来无限的艺术享受和精神动力,从而激励全社会弘扬传统节日的责任担当,更是国人保护传统文化意识的回归。

元宵节对促进社会和谐、化解各种矛盾具有一定的功能。在节日期间,人人尽兴而乐,可以缓解平时身体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压力,节日期间一些反常行为,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紧张,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节日期间,不分地位高低,不分富贵贫贱,不分年龄大小,君民同乐,有利于促进不同阶层的和谐,保障社会稳定。

2、担当 

元宵节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内涵,这使人们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存在,感受到中华民族血脉的流动。海外华人身处异国他乡,每年通过亲身参与元宵节的各种活动,在文化心理上确证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因此,元宵节与其他重要传统节日一样,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民族归属感、国家认同感。

 

继承和弘扬元宵文化,是复兴和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一环。我们需要秉持恢复、保护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发掘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恢复和扩大其教育、娱乐和凝聚功能;创新元宵节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之适应现代社会,世代相传,永葆特色。

  结语

先有民俗文化的特色,后有民族文化的精彩,光照祖国、绚丽世界——— 站在这个高度,弘扬传承博大精深的元宵节文化,也就有了传承历史责任的广大意义。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culture.kaiwind.com/

分享到:
责任编辑: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