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乾隆看到了乔治三世第一封信……
改变历史的通信
1787年,英国皇室派出国会议员兼孟加拉国军需司令加茨喀特率领一个使节团,到中国朝见乾隆皇帝。英王乔治三世给乾隆写了一封私人信件。这封信中,他呼唤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语气也颇为客气。当时的世界,英国已经崛起,而清帝国则走向了下坡路。英国需要清朝多开放一点儿市场,可以把工业品倾销进来。但清朝的思维是,洋人到处跑,相当麻烦,而英国虽然能产出一些东西,但是没几样是中国所需要的。
不幸的是,加茨喀特带着信在海上航行,中途感染肺炎死掉了,这封信也就没有到达乾隆的手中。5年后,乔治三世派东印度公司再度尝试,这次的使节是著名的马嘎尔尼男爵。乔治三世又给乾隆写了一封信。5年过去,英国更强大了一些,而清朝则又困难了一些。他对乾隆依然客气,呼吁自由贸易,但是在信中,他也反复暗示英国的武力是非常强大的。
这次马嘎尔尼见到了乾隆。按照清朝的规矩,见皇帝是要下跪的,但马嘎尔尼却认为这是一种屈辱。他希望以更平等的姿态与乾隆会谈,但是没有成功。
更重要的是,马嘎尔尼给乾隆带来了礼品,但乾隆对马嘎尔尼的礼物没能产生兴趣。乔治三世的亲笔信,更是让他不快,不过他还是回了一封信。乾隆的意思是这样的:天朝物产丰富,毋须外求。茶、瓷、丝这些东西,反而是你们所需要的。再说,西洋又不止你们英国一个国家,答应你们自由贸易,别的国家也会要求,太麻烦。
如果说乔治三世写信表达的是自信,乾隆的回信就是傲慢了。马嘎尔尼回去,被塑造为爱国青年,因为他最终没有磕头,而kowtow也马上成为一个英文单词,用来形容清朝的可悲。但如果乾隆看到了乔治三世第一封信,历史会不会改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