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梁山好汉为什么可以冲州撞府 纵横齐鲁

2017-05-12

  赵匡胤登基之后,禁军的组成仍是沿袭了后周时期的制度。是由殿前司与侍卫亲军司两个部门执掌禁军。殿前司的将领依次排列顺序是: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侍卫亲军司的排列次序: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马军(步军)指挥使。

  建隆二年七月,第一次‘杯酒释兵权’前,石守信担任马步军都指挥使,高怀德担任殿前副都点检,王审琦担任殿前都指挥使,张令铎担任马步军都虞候。原来由赵匡胤担任的殿前都点检改由慕容延钊担任,一年之后,慕容延钊被罢免,从此殿前都点检成为了历史名词。在顺利解除了部分禁军将领军权之后,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殿前副都点检的职务再没有任命武人担任。

 

  从此之后,禁军变成了由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殿前都指挥使分别统率。而侍卫司分为马军和步军,加上殿前司,在宋代统称为“三衙”。从宋初,统领三衙、掌管全体禁军的将领不复存在。不但如此,三衙的指挥禁军权力也得到限制,只有天子一人才是真正统领禁军的最高统帅。赵匡胤为了方便控制禁军,更提拔了一些在军中资历相对浅、地位低的武将出任禁军将领。

 

  即使是这样,赵匡胤仍然规定——禁军指挥使只有掌兵之权,没有发兵之权。禁军发兵须经枢密院,而枢密院使在没有得到他的允许,也没有权力调动指挥使手下的禁军士兵。既有掌兵权,又有调兵权的惟有赵官家一人而已。由于赵官家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从制度上根除了五代以来禁军将领驾驭皇帝的痼疾。

  这也是他明白: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全在于掌握了禁军军权。如果再不知亡羊补牢,预防类似事件的重新上演,那实在是愚不可及了。

 

  通过一场载入史册的酒宴,赵匡胤顺利的解除了禁军将领的兵权。但是盘踞在各地的藩镇节度使仍是新王朝的心腹大患,这种潜在危险依然让赵匡胤寝食难安。

  做为后周世宗的继承者,沿袭借鉴柴荣的成功经验就成了自然之事。

  乾德三年,赵匡胤命令包括藩镇在内的全国各地长吏挑选本道骁勇精兵,补充京师禁军缺额。先是选拔壮硕军士做为兵样,分送各地照样募兵。估计这‘兵样’都是禁军精锐中的精锐,应该是与现在国旗护卫队的不相上下。这样苛刻的条件,各地方一时也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征兵名额。不得已之下退而求其次,后来又改用木梃,分为高下之等,发至各地依样遴选。从此之后,各地州府精兵尽数收拢在中央禁军之中。

 

  对新收编在禁军中的士兵,赵匡胤极为重视。新兵的训练工作,不但是由他亲自指派人手负责,而且亲力亲为自己监督指挥。首先,严明军纪:新兵不准在军营中饮酒吃肉;不许穿绢做的服装,这样做是要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

  在灌输给这些新军服从为天职的同时,严格等级制度,借此机会消除五代以来以下犯上的风气。

  在把全国各地的精壮男子全部收为禁军之后,留在地方相对弱些的兵丁称为厢兵,主要职能是维护地方治安与做些杂役。虽然弱是弱点,对付手无寸铁的百姓还是不在话下的,倘若是有农民扛了锄头来和他们拼命的,这些厢军只好选择退避三舍了,这时候就需要京师中的禁军出动了。

 

  这样解释,读者就会明白为什么宋江等三十六名梁山好汉,会纵横齐鲁、无人敢撄其锋的原因了!

《凯风智见: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凯风智见:朱纨之死与嘉靖海禁实相》  

《文史新说:范仲淹三次贬官却被朋友点赞》  

《文史新说:涨姿势 007、中情局的鼻祖原来在这里!》  

《文史新说:晏子要做顶天立地伟丈夫》  

《文史新说:穿越古代去买房》  

《文史新说:那个被宋朝士大夫们推崇备至的“格君者”陆贽》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