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鲁迅先生为何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作者:刘艳 · 2017-05-23 来源:凯风网

  提起诺贝尔文学奖,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莫言。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这是中国文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其实,早在85年前,鲁迅先生就曾有机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1927年,瑞典考古探险家到中国考察研究时,曾与刘半农商量,拟提名鲁迅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由刘半农托台静农写信探询鲁迅,鲁迅先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在今天的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诺贝尔文学奖这样至高的荣誉几乎是全世界所有作家的梦想,鲁迅为什么要拒绝呢?他给台静农的回信中是这样说的: 

  静农兄: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摘自《鲁迅全集》第十一卷第58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从这封回信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 

  一是谦虚的认为自己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还不足以获得诺贝尔奖。鲁迅先生在信中说《小约翰》的作者荷兰作家凡伊登也没获奖,谦虚地说中国作家都没资格获奖,包括鲁迅他自己。鲁迅先生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反而会让国人虚荣心膨胀,不利于文学的健康发展。 

  二是用尖刻的语言警醒国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还有很大的差距。鲁迅先生知道中国新文学起步仅仅10年,和世界文学相比,中国确实还没有产生足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强调这种差距,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为了激励中国文学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三是不忘弃医从文的初心。鲁迅先生早年学医,是为了想单纯地通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从而使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摆脱被奴役的命运。很快,鲁迅先生发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否则就算身体再强壮,也只有落得像牛一样被奴役的悲惨命运。所以,鲁迅先生才弃医从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为的就是从思想上唤醒中国人民,激发国人站起来反抗,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强大。而此时,与国家、民族的振兴相比,诺贝尔文学奖显然不是鲁迅先生所追求的。 

  四是鲁迅先生担心自己有负荣誉。他担心接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崇高荣誉后,没有条件安下心来从事文学创作,写不出好的作品,有负这一荣誉。如他在信中所说:“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鲁迅先生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也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虽然为此失去了获诺贝尔奖提名的机会,但无损于他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里对鲁迅先生作了很高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先生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只有这样的作家,才能获得世界的尊敬。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