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邀请,习近平主席日前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此次中亚之行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之行,也是巩固中哈战略合作关系的务实之旅。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走进哈萨克斯坦,建立了互惠互利的两国关系。接下来,就让我们穿越历史,一起来见证中哈两国的这段光辉友情。
公元前138年,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力日渐强盛,汉武帝刘彻为了开启外交的新格局,首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带一百多人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西行。途中,他们被匈奴俘虏,曾遭到长达十余年的软禁。逃脱后,张骞一行人又历尽艰辛继续向西行走,先后到达大宛国、大月氏、大夏等国。回国后,张骞把西域各国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历史变化等资讯带给了汉武帝,成为汉朝开拓西域的重要决策依据。汉武帝打败匈奴之后,再次派张骞重新出使西域,由此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中亚和汉朝的商旅、外交大门由此打开。
东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这条连接东西方商贸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
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东南连接中国新疆,北临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古丝绸之路横贯哈萨克斯坦境内,旧都阿拉木图更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是中国通往中亚之路的必经之地,长期充任中西方贸易的“中继站”。
明清时期,中亚地区与我国内地的贸易十分火爆。那时,中亚的货物多以马匹为主,其次有骆驼、玉石等等,中国主要向他们回赐钞币、白金和丝织品、玉器和瓷器等,中亚商人得到回赐的钞币后再从中国市场购买货物运回家去。由于丝绸之路的发展和中哈之间经济交流的积淀,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往来一直没有中断过。
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由于得天独厚的条件,丝绸之路也让他们直接从中受益,那些丝绸之路所经的城市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影响力,并通过丝绸之路上与别的国家的一些经济和文化往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至今,哈萨克斯坦的主要城市仍是一些国家之间进出口货物的必经之路。
除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哈两国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家庭关系。根据史料佐证,100多年前,中国有大量哈萨克族迁往哈萨克斯坦境内定居,并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同时,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人,也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有着深厚渊源,故哈萨克斯坦的中国移民亦以哈萨克族为主,另有少数维吾尔族、东干人。
毫无疑问,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文明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千百年来,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哈两国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沟通中哈两国文化的友谊之路,为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之后,两国领导人围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密切交往互动,中哈两国的战略合作不断加强。
4年来,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成功对接,中哈两国的合作持续深入,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展望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构想在哈萨克斯坦落地生根,中哈两国人民必将共同谱写出友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