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诗仙”李白为当官曾写自荐书献媚拍马

作者:高 山 · 2017-06-07 来源:凯风网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其诗风豪放,想象奇伟,情感炽热,语言真率自然,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不过,写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豪句的李白,早年为进入官场,也未能脱俗,与众多求职者一样,热衷拜谒高官,加入了拉关系、走后门之列。他那首至今受到求职者追捧并视作求职信范本的《与韩荆州书》,极尽阿腴奉承之能事,以至让许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诗仙”李白

  26岁那年,李白怀着“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报国理想出蜀远游。“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踌躇满志的李白,既想当官,却又不想经由进士、明经等常规考试进入仕途,企望一朝蒙受帝王赏识,直接提拔重用,便广事干谒(为某种目的而求见地位高的人),投赠诗文,以表现才能,培养声名。在写作《与韩荆州书》之前,李白已多次上书和谒见地方长官,亦曾入京谋求出路,均无果而终。李白由此仰天长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34岁时,李白来到湖北襄阳。李白听说在湖北荆州做长史的韩朝宗是个人物,凡他向朝廷举荐的人才都受到了重用,于是决定向这位韩大人推销自己。据说,李白在上这封自荐信之前,曾在一次招待宴会上,不顾身份悬殊贸然起身直接与当时在场的最高长官韩朝宗碰杯,企图以这种独特的举动引起对方对自己的关注,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转而,他便精心写下了《与韩荆州书》来自荐。

  在《与韩荆州书》的开头,李白也难脱世故,用“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来献媚拍马,以博得韩的好感。爱听好听话是人之常情,在有求于人或做自我推荐之时,恰到好处地给对方戴顶“高帽子”本无可厚非。但李白一上场就将对方与周公相提并论,“帽子”太大、太过肉麻,让人感觉不是特别舒服。据相关文献记载,韩朝宗虽然也有善提拔贤士的美名,但毕竟还没有达到让天下之士宁肯不做万户侯也要与其见上一面的程度。接着,李白又夸对方“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这显然也是虚妄之词,充满献媚之气。

  不过献媚之后,李白倒是没落俗套,高调将自己放在与韩平等的位置上,用“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来推介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看不出半点因求人而委琐的私意、屈懦的鄙态。

  紧接着,李白又用“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来拍胸脯保证自己的本事并非吹牛,可随时接受“面试”。随后,又用“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来坦承自己的赤诚,以进一步激发韩荐拔自己之心。这种“绝不作一分寒乞态,殊觉豪气逼人(《古文观止》评价语)”、“舍我其谁”的自荐气势,史上再难找出第二了。

  李白的《与韩荆州书》,既拍又吹,写得气势雄壮,虽有脱献媚拍马之气,但拿捏有度、不卑不亢,历来广为传诵。也许是拍马屁拍错了地方,李白此信发出后,那个“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的韩朝宗并未积极引荐他。所以,李白一生虽“徧干诸侯”“历抵卿相”,但至死也没能实现他那宏伟的政治抱负。不过,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韩朝宗对李白的自荐不予理睬并非坏事。如果韩朝宗当初力荐李白并且仕途通达,中国甚至世界的历史上就有可能少了一颗文化巨星。

  “倒霉”的李白虽然没有“心想事成”,给后世留下了“献媚拍马”的污点,但他用自己的神来之笔给对方做了一次永久性的免费广告,一举让韩朝宗永远活在了后人的心中。所以,韩朝宗本人和他的子孙们,都要好好感激李白,没有李白的《与韩荆州书》,没有李白“光焰万丈长”的诗作,至今谁识得你韩荆州?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