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多亏有这个朋友 否则这个大将被乱棒打死

2017-07-03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后唐明宗当政期间,安重诲是明宗跟前的红人,一度权倾朝野,大事小事都由他做主。在此期间,安重诲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的朱弘昭对他特别热情,经常送他贵重的礼物,由此也被他任命为凤翔节度使,相当于军区司令员兼省长。

  政治舞台波诡云谲,本来亲得如穿一条裤子的君臣二人,后来产生罅隙,安重诲失宠了。他觉察到领导对自己的感情变化,希望能够赶快好好表现一下,以便重新赢回领导的心。当时明宗正为西南战事发愁,他就主动请缨,亲自带兵前往前线督战,明宗同意了。

  在他日夜兼程赶往前线的路上,他已经失宠的小道消息开始在整个国家的厅局级以上领导圈子里传播。从沿途遇到的同僚故旧接待他的态度上,他也慢慢看出了与往日的差别。只有到了凤翔,待遇未变。他亲自提拔的干部朱弘昭亲自出来迎接,在他的马前下跪叩头,当晚就将他接到家宅下榻,并请到后堂卧房。朱弘昭的妻子儿女也出来磕头,端上酒菜,对他十分恭敬。

 

  世态炎凉啊!安重诲感慨万千,不由得掉下眼泪。席间,他向朱弘昭掏了心窝,说了很多:“奸人一再诬告陷害我啊,我几乎难逃一死,幸亏领导明察秋毫,我才保住全家……”

  第二天一早,吃好睡好的安重诲被朱弘昭礼送出城,重新上路,临走寒暄自不会少。他不知道的是,他刚离开,他当亲人一般信任的小兄弟朱弘昭就写了一封密信,把他头天晚上的话一字不落地写了下来,并加上评论:“安重诲满肚子牢骚怨恨,对领导口出恶言,不应该允许他到前线大营,否则他恐怕会夺取军权。”

  密信急如星火,送至中央。与此同时,还有一封信送至正在前线带兵打仗的另一位朝廷重臣、明宗的女婿石敬瑭:“安重诲行动乖张,如果抵达前方,恐怕将士们猜疑惊骇,还没等作战,就会自行崩溃。阁下最好迎头阻拦。”

  密信你来我往,比安重诲行动的速度快得多。石敬瑭随后呈递明宗的密信和明宗下的诏书,都在安重诲还没到前线之前就到达了。就在安重诲即将抵达前线的时候,诏书到了,让他取消任务,立即回京。

 

  安重诲只好原路返回,被蒙在鼓里的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回京的路上路过凤翔,他还有意与小兄弟朱弘昭再叙一次,遇到的却是一道关闭的城门,守门的武士拒绝他进城。

  宦海浮沉的安重诲终于觉察出了不对。他大为恐惧,立刻上马向北京狂奔。但此时,一切都已成定局,他没有挣扎的机会了。

  他很快被要求退休。在这期间,对他的揭发和告密接连不断,且没人再问他有什么解释。几个月后,朝廷派人以调查的名义来看他,并在行礼的时候用大棒猛击安重诲夫妇头部将其击杀。

  看上去很惨,但其实不必同情安重诲,因为他也不是一个好人。在五年的执政期中,他也对很多人下过黑手。不过纵横政坛这么久,他都没有闹明白一点:下手最狠的不是貌似敌人的人,而是貌似朋友的人。

《凯风智见:《笑林广记》——清朝人的段子合集》  

《凯风智见:明朝鸿胪寺卿王士性如何评价各省人?》  

《文史新说:那些中国的“摔跤爸爸”》  

《文史新说:秦巴腹地一个鸡鸣三省的传奇古镇》  

《文史新说:高考古往今来一场未曾缺席的较量!》  

《文史新说:苏东坡的西湖情节》  

《文史新说:往事越千年 丝绸古道说新疆》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