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每天来上一杯小酒真的软化血管、有益健康?

作者:王桂真 · 2017-08-03 来源:凯风网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酿酒大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多少文人墨客酒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作。尤其是逢年过节,酒水的消费量更是猛增,在这个被酒文化包围的氛围中,喝酒在做难免。更有酒友为自己的喝酒找来了借口“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每天一杯就可以软化血管”。而这种说法不仅仅在各种酒类营销中经常强调,许多医学、营养和科普界人士也经常提到提。难道说这些说法真的靠谱吗?

 

  如果您在网上搜索资料或者参考酒水厂家的宣传资料,您会发现”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喝酒能软化血管”的说法主要是来自“法国悖论”。细心的朋友其实可以看出其实法国人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并没有比我们多健康,但是他们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却不高。于是乎很多人猜测原因可能是浪漫的法国人经常饮用葡萄酒,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就是法国人患心血管疾病较少的最主要原因,难道白藜芦醇真的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

 

  白藜芦醇其实就是一种多酚类的植物化学物,也并不是葡萄中所独有的,在桑葚、石榴、蔓越莓、蓝莓甚至花生中您都可以发现白藜芦醇的身影。但是人们所追捧的白藜芦醇的功效,比如抗氧化、抗炎症甚至是保护心血管等,这些效果是在动物身上研究发现的。在人体中效果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原因是在于剂量的问题。

 

  葡萄和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并非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多。其实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是比较低的,通常只有每升葡萄酒中仅仅含有0.5-10mg。如果白藜芦醇能够达到降血脂、软化血管的作用,人体摄入白藜芦醇的量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有效果。对于一个体重六十公斤的成年人来说,每天至少需要摄入1344毫克白藜芦醇。这需要您饮用多少葡萄酒?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如果是一瓶500毫升的葡萄酒,它里面含有的白藜芦醇仅仅只有5毫克。计算下来每天需要至少饮用260多瓶葡萄酒才能达到我们所想要的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等效果。

 

  白酒可以扩张血管的说法由来已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白酒的酒精度普遍较高,有的甚至达到五六十度。少量饮用白酒,能够通过酒精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的作用,起到消除疲劳,松弛神经的功效。但是白酒中含量最高的还是酒精,经常饮用对于身体健康来说危害较多。

 

  啤酒被称为液体面包,其所含有的热量较高,能够为身体补充能量。但是经常饮用往往引起能量过剩,脂肪堆积,所谓的“啤酒肚”就出来了。

 

  对于酒水,没有必要过分吹捧,根据研究发现酒精是肝损伤、胎儿酒精综合征、痛风、结直肠癌、乳腺癌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女性即使少量饮酒也能够增加肝损伤的风险;并且即使您是少量、适量饮酒都能够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对于女性而言,即使每天的喝酒较少,比如每天饮用10度的葡萄酒低于150毫升,也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小酌怡情,过量伤身。

 

  无酒不成席,酒文化已经伴随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我们都知道,喝酒易伤身,但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推不掉的应酬,小酌浅情,酒多伤身。如何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让我们在应酬的时候能够应付自如?

 

  在喝酒之前吃点食物,可以减少空腹喝酒对身体的危害,能够在胃里形成一些保护膜,减少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也能够使酒精和其他的食物混合在一起,降低酒精的浓度,延缓酒精的吸收速度;还可以摄入酒精在身体中代谢多必须的营养物质。比如富含淀粉的的主食,含有淀粉比较多的主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较高。而碳水化合物经过糖醛酸途径生成的葡萄糖醛酸,是我们身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解毒剂,在肝脏的代谢中能够与酒精结合,消除或减轻酒精对身体的危害。

 

  喝酒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不要空腹喝酒,大口喝酒,更不要“感情深,一口闷”。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给身体健康带来更大的伤害。小口喝酒,慢点喝酒,喝酒的同时要正常的吃菜,不要再喝咖啡、可乐等提神的饮料,以免加大肝脏的负担。酒虽怡情,但要适量。身体健康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是我们最终的追求!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