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独家:热水泡脚你做对了吗?

作者:静姝 · 2017-09-15 来源:凯风网

  民间常说:“热水泡脚,赛吃人参”“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科研已经证明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三条阳经、三条阴经,即胆经,胃经,膀胱经,脾经,肝经,肾经,而保护脚最有效的方法是泡脚。

 

   

 

  泡脚历史可追溯到晋 

  泡脚又叫足浴,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我国传统中医理论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用热水泡脚事实上是通过反射的方式刺激这些穴位,从而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从古至今泡脚一直受到青睐的原因吧。

  看似简单的泡脚,其实并不简单,掌握好的泡脚方法能使功效达到理想状态,而泡脚究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泡脚器皿要选择 

  泡脚最好应选用木质桶,在木质的选择上,应尽量选用木质较硬木制桶,如橡木桶等。如果没有木质桶,搪瓷盆也行,塑料盆等化学制品的器皿尽量不要用。但无论选用何种器皿,深度都要有保障,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为佳状态。

 

  泡脚时间有讲究 

  有些人晚饭后就急着泡脚,其实这是不对的。在泡脚的时间选择上,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因为,这样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去,会使人消化不良。泡脚的时长也有讲究,一般控制在当20分钟以内为宜,感到后背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就可以了。不要泡到大汗淋漓,因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会伤心液,容易造成虚脱。

 

  泡脚水温宜适当 

  据报道,2014年11月汉口一位46岁市民刘霞在泡脚时突发脑血管动脉瘤破裂,经抢救无效后离世。泡脚的主要功能就是活血化瘀,促进新陈代谢。特别是天气寒冷时,正常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管弹性度降低,泡脚会使得血管流动速度加快,全身血液由重要器官流向体表,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如果泡脚时水温过热,泡脚时间过长会使血管受到强烈的刺激,血管壁压力加大加强,很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尤其是在血管有堵塞的地方,就更加容易破裂。所以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血管硬化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发病危险。

  泡脚时,水温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比较适宜,如果水温过低,起不到泡脚应有的效果。但也不要水温过高,如果水温过高,脚上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身体也不利。

 

  对症泡洗很重要 

  泡脚时,热刺激会使足部微循环加快,使得水中的药物成分快速被吸收,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使得泡脚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发挥。可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在泡脚水中配合加一点中草药,以起到对疾病的预防辅助作用。高血压患者可以在泡脚水里加点具有降压作用的夏枯草、钩藤等。风湿患者或脾胃虚寒的人怕冷畏寒,适合用具有温通作用的中草药,如干姜、桑枝、白醋。痛经的女性用点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白芍、益母草、当归、艾叶、红花等。上班族们适合在水中放一点盐、花椒来消除疲劳,帮助睡眠。当然,无论加入哪一类中草药,都要因人的体质而异,不可千篇一律。

 

  常泡常洗是关键 

  泡脚和做别的事一样,也需要持之以恒。有些人一时心血来潮,想起来了泡一泡,想不起来了,就束之高阁,不能坚持经常,这是不对的。只有坚持常泡脚才能收到预防保健的效果。例如,有的人脸和头发特别爱出油,在一般人看来,只要勤洗脸洗头就能解决问题。其实这是因为肝火太旺,身体里内脏不能消化油脂,才排到脸上和头上的,如果能坚持每天晚上用温水泡泡脚,慢慢就会好的。

 

  泡脚禁忌 

  1、儿童不适合泡脚。足弓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形成的,因此要从小注意保护。如果常用热水给小儿洗脚或烫脚,足底的韧带就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容易形成扁平足。正在发育期的小孩尤应注意,如果常用过热的水泡脚,会使足底韧带因受热而变形、松弛,不利于足弓发育,日久容易诱发扁平足。

  2、怀孕的女性。长时间泡脚,血液运转过快,导致经血过多,甚至会有流产的迹象。

  3、有心脑血管疾病、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危重病人。泡脚可能引发脑出血、心跳加速,对稳定病情不利;

  4、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这些人不适合泡脚,而应该以休息为主,泡脚是一种被动运动,而此时身体处于消耗状态,不利于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本链接按此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