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独家:添加剂自古有之,为何现在却“谈虎色变”?

作者:袁忠民 · 2017-09-05 来源:凯风网

   

 

  说起食品中的添加剂,很多人有点“谈虎色变”的感觉,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如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鸭蛋中的苏丹红,馒头中的吊白块等等,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就发生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之中。食品添加剂因此被大家广为知晓,更是让大多数人一致认为:一切的添加剂都是坏的!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食品工业也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食品工业的进步,与食品添加剂工业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的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因此被视为现代食品工业催化剂和基础的食品添加剂,也有着“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之称。究竟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其实,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概念,世界各国因理解不同,也都有着不同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味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在我国,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均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

 

  食品添加剂是加工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使用给食品工业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好处,更是加工食品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成分。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具体意义是加长食品保质期,防治食品腐败变质;改善食品感官性状;维持或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除此之外食品添加剂在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要、开发新的食品资源等方面,也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共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其中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这些类别的添加剂,都是经过国家法律允许添加进食品中的,所以只要添加剂量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由于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这类物质导致人体中毒甚至是婴幼儿的畸形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走向了一种偏激的状态,认为食品添加剂都是坏的。但事实上,这种认知是不准确的。因为,上述几种添加剂对于食品而言,属于违法添加物,之所以会导致对人体的伤害,是因为它们本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而是属于工业添加剂,用在食品中使用时非法的,更不能据其对食品添加剂做出评判。

 

  趋于目前食品添加剂对于加工食品的重要性,人们是无法杜绝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所以在选择时,应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大的生产企业,因为越是这样的企业,越能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规定。而那些质量低劣、甚至没有经营权的地下作坊,所生产出的相当一部分产品,都属于滥用或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人体若长期大量摄入这些成分则有害无益。

 

  要学会看食品配料表,尽量买添加剂少的食品。尤其是在选择婴幼儿、儿童的食品时,应尽量选择含添加剂少、最好选择不含添加剂的食品。因为未成年的代谢能力往往会较成人差很多,如果常吃富含添加剂多的食品,很可能会造成体内添加剂成分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们体内锌的流失,并且会影响孩子自身对锌的吸收,最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进度。(作者袁忠民,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本链接按此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