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人超市究竟为何物
1、扫码进店,出门系统自动识别直接扣款
想要进入无人超市购物,消费者只需要打开自己的手机淘宝,扫描“淘咖啡”店铺的二维码签署一些数据使用、隐私保护声明、支付宝代扣协议等用户服务协议,然后手机便会自动生成一个电子二维码(入场码),在入口处将生成的电子二维码对准闸机进行扫描,闸机打开后即可进入无人超市开启神奇的购物模式,全程无需再掏手机。
对着闸机刷二维码即可进入“淘咖啡”
“淘咖啡”是一个集餐饮+购物于一体的小型超市,既可以让消费者享受到逛超市的快感,又可以让消费者体验到在咖啡店悠闲地喝着咖啡小憩的舒适感。在餐饮区,消费者对工作人员提出要购买的咖啡,电子设备便会自动识别人脸完成身份确认,语音识别后完成下单,在工作人员确认下单的同时,购物款即在支付宝中自动扣除。
购物时,选购好喜欢的商品,决定离开时经过“结算门”,即“剁手门”,它由两道门组成,第1道门感应到用户的离店需求后自动开启,而后消费者进入通道,通道内设有几个摄像头——可以捕捉到并自动识别和计算用户购买的商品,几秒钟后,第2道门开启,同时,“剁手门”已经完成了对所购物品的自动扣款,旁边的提示器便会说“支付宝共计扣款XX元”,一次奇妙的剁手之旅便结束啦!
结算时通过“剁手门”完成自动扣款
2、无需售货员收银员,只需店主每天补货
因为无人超市是由消费者自主选购需要的商品、并由系统自动识别结算扣费,所以无需传统的售货员和收银员,只需要店主每天早上到店内补货即可,据相关资料称“平均一个人可以一天管理十家这种无人超市,按照一个补货员5000一个月的工资计算,相当于平均一家店的人工成本只有500元左右。”可见无人超市可以为零售行业节省下大量的人工成本。
只需店主每天进行补货
3、大数据将助力无人超市的推进
在“淘咖啡”店内,消费者的所有行为和轨迹都会被店内的摄像头捕捉,消费者的整个线下的购物流程会被数字化记录和分析,客人逛超市最喜欢走哪条路线?哪个货架客流最密集?哪个货架客人停留的时间最长?客流曲线和销售曲线是高度重叠还是有明显反差……
从前在传统零售超市的那些看似随机随意、瞬间即逝、逝去无痕的行为以及细节,都将变成系统性的数字,通过一套完整的算法模型整理后进行行为分析,这些数据通过分析和整理将成为线下实体店最优秀的教科书;同时,“淘咖啡”依托支付宝和淘宝实名账户,每个进店的用户都能被识别,所以每个人就像是一个行走着的ID,这也是无人超市为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前提。
在大数据的分析下每个人就像是一个行走着的ID
02 零售业变革的变与不变
1、零售业的本质不变
零售业从产生至今,它的本质都是——成本、效率、体验。德国超市阿尔迪就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它只经营最需要最基本的日常食物和用品,且每种商品的品牌少且固定,由于商品的品类较少,单个品类的采购规模很高,使阿尔迪可以得到最优惠的进货价;更凶残的是阿尔迪的自有品牌,使它可以打掉商品的所有中间环节,不仅大量节约成本,消费者也不需要承担品牌促销、广告、明星代言等的费用;阿尔迪的每个员工都是多面手,客多时做收银员,客少时整理货物,所以员工的工资待遇都很高;它在自有商品上多个面都打上条码,购物车采取付费,包装箱只用一半,半截商品露在外面,不用花人工时间去打开纸箱,大大地提高了超市的运营效率;售后简单粗暴,一言不合就退货,质量不过关?退!口味不喜欢?退!无论任何理由,阿尔迪会直接无条件退换货,所以阿尔迪的消费体很棒,虽说阿尔迪定义为穷人超市,但无论穷人富人都对这家超市有很高的品牌忠诚度。可见零售业想要经营得好,必须坚守零售的本质。
2、零售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就是政府这两年大力推广的、我们常说的“互联网+”。想象一下,当某个客户刚刚踏进店门时,摄像头就能够捕捉到并识别他的身份,而后开始跟踪这位客户在货架内的活动轨迹,当客户第三次进店试穿当季新款衣服并犹豫不决要不要购买时,交互试衣镜便会弹出15%的折扣提示鼓励客户勇敢剁手;当某个货架的客户平均停留时间显著缩短时,系统会提醒店家该货架货品被拿取试用的频率显著降低,并建议店家调整这个货架上的商品陈列,这样一来,线下零售店就能够像线上电商平台一样数字化,源源不断地产生涵盖整个客户购买行为的数字化信息,商家若是把客户完整的购买行为中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分析,便会深入地了解客户,更好地构建客户体验。
3、消费的转变
在收入低、商品匮乏的年代,人们对廉价产品非常饥渴;随着收入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我们已经慢慢进入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年轻的中产阶级和潜在中产阶级,没有像“60、70后”那样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危机感,特别是90后群体,它们更愿意把钱花在满足自己上,而不仅仅花时间四处扫廉价货。
并且在消费内容高端化、个性化以及注重体验的消费趋势下,消费结构已经从商品购买为主,过渡为服务型消费迅速增长,消费者在商品设计、生产等过程中也由被动购买转变为主动参与,他们在零售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积极的角色。
03 无人超市虽让人眼前一亮,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国人的素质和诚信问题是第一道大坎
关于国人的素质问题,共享单车就是一例鲜明的例子,就以我在厦门骑小黄的经历来说吧:周末约上三两个好友去环岛路骑单车、去曾厝垵吃东西本来第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可惜,一路上看到的风景有点不遂人意,首先,本来是骑着单车来的,等你到沙滩上玩过一圈打算继续骑的时候,便会发现要找到一辆能骑的小黄是有多么地困难,因为它们不是被骑破胎扔在马路边,就是被“三五成群”地用铁链拴在一起,还有的是被刮坏二维码和车的编码......各种花样层出不穷,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在曾厝垵里面居住的阿公阿嬷们,他们就厉害了,他们把单车的锁给撬了,然后换上自己的锁,把单车停在自己的家门口,那种从找到单车的希望到走近后看到锁的绝望让你怀疑人生怀疑到只想给自己一个微笑脸了。无人超市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靠的主要是消费者自己监督自己的行为,所以无人超市若要运营好,国人的素质和诚信需提高。
2、会对用户的体验产生限制
首先,我们进入一家超市里面买东西,有时候会需要导购的介绍、引导,才知道哪个位置才能找得到需要的商品,但在无人超市里面就无法实现;其次,“淘咖啡”需使用本人实名的淘宝刷二维码才能进去,如果是一家老少进超市购物,且不说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手机或者淘宝账号,仅仅进超市要经过的冗杂操作就已经比推门就进的传统超市逊色了;再次,在传统超市当中,总会有员工时不时来整理货物,从而保证货物摆放整齐有序,但这在无人超市里面就很难做到了,一旦顾客在取放商品的过程中导致货品位置错乱,也不会有任何人来整理,这就为接下来的顾客的购物体验大打折扣了;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没有称重和打捞生鲜的工作人员,要用户自己动手吗?商品的质量问题要怎么退换货等等。
3、无人超市过于精准的推送,会使消费者觉得毫无隐私
无人超市的技术核心就是,顾客从进门到出门,所有一举一动都能数字化,并且都能被捕捉记录,这些信息回流到云端后,通过算法模型,得到更多的关于用户的个人信息习惯,比如某个顾客刚运动完,传感器感应到他的排汗量以及心跳异常后,就会主动提示他,你该买瓶运动功能饮料补补水和盐分了等等,无人超市这样过于精准的推送,会使消费者觉得在超市里面毫无隐私可言,会有心理负担。
04 结语
无人超市虽有高科技的光环,但也属于零售业,自然摆脱不了零售业同行的规模效应,目前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将电商与传统零售相结合,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让我们一起期待“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