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宅在家没事的你 赶紧来尝试做这2道试试吧

2020-03-11 来源:凯风网综合

  疫情期间,很多人都要成了大厨,在网上有很多关于做各类美食的视频。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两个美食的做法,宅在家没事的人,赶紧来尝试一下吧。

  日前,记者从渝中区妇联获悉,渝中区妇联微信公众号“渝中姐妹”疫情期间推出了“宅家学厨艺”栏目,每周定期邀请古川菜非遗传承人、中国烹饪大师、重庆非遗保护协会餐饮食品分会副会长李盛开向“深宅”的市民分享各种在家简单易学的美味。

  多款著名川菜都和历史名人有关

  宫保鸡丁被称为川菜三宝之一,但这款菜为何最开始跟四川人一毛钱关系都扯不上?李盛开介绍,有种说法,称宫保鸡丁是晚清官员丁宝桢让家厨按照鲁菜的爆炒之法改造的贵州菜“花生炒鸡丁”。

  丁宝桢是贵州人,贵州和四川口味接近,喜食辣椒,其家厨宋驼背经常做的一道菜便是生花生炒鸡丁。后来,丁宝桢先后在湖南、山东和四川任职,花生炒鸡丁也得到不断改良。

  “在四川任职时,将花生用鲁菜的爆炒方式改成了油酥,同时丰富了糖醋味。”李盛开说,这道菜在丁宝桢任职四川时开始流传于朝野,同时丁宝桢担任过太子少保(明清官衔,“宫保”之一),所以便有“宫保鸡丁”之名。

  虽不知真假,但很多故事为名菜都留下了丰富的想象,让美食更有文化味。比如,扬州煮干丝和乾隆皇帝,东坡肉和苏东坡。其中,磁器口古镇毛血旺的由来也众说纷纭,李盛开说,甚至连明朝第二任皇帝朱允炆也牵扯其中,“传说朱允炆流落至磁器口时饥寒交迫,便靠着一锅毛血旺才保全了性命……故磁器口曾经便叫龙隐镇。”

  李盛开在“宅家学厨艺”里介绍,经考证,毛血旺由来比较靠谱的版本应该是20世纪40年代,于沙坪坝磁器口古镇码头边一位王姓屠夫和他的媳妇张氏有关。

  麻辣味并非传统川菜主角

  李盛开是重庆首家非遗川菜馆《盛开的鱼》创始人。采访中,李盛开表示,川菜并非每道菜都麻辣,川菜有24个基本味型、36种烹制方法,“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才是川菜的灵魂。”

  《重庆晚报》曾报道过“历史学家叫卖古川菜”,新闻中的历史学家就是西南大学教授蓝勇。蓝勇认为,大家现在常吃的川菜历史不是很长。清代初期,辣椒才从美洲传入重庆,湖广填四川时,大量人口涌入,菜品融合了不同的饮食风格,逐渐形成现在的川菜。

  蓝勇考证,1500多年前的《华阳国志》记载,汉晋时期重庆地区“好辛香”,没有辣椒,但姜、葱、蒜、茱萸等调料用得多,味道很大。唐朝时期,川食主要是麻甜风格,和现在的广州菜比较接近。

  “川人吃辣椒历史差不多260年,麻辣在传统川菜饮食文化中,只占相当小的一部分。”李盛开介绍,研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川菜菜谱,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菜式并不麻辣,这些菜用料之精良,工艺之繁复,不逊其它任何菜系,是真正的川菜灵魂。“比如,酱爆肉、酸汤滑肉、合川肉片、江津肉片、竹荪肝膏汤、菠饺银肺汤、豌豆肥肠汤……”

  李盛开最拿手的菜肴之一便是重庆脆皮鱼,“重庆脆皮鱼传统制作技艺”不仅入选重庆第六批“非遗”名录,李盛开还是这道菜的第四代传人。李盛开介绍,这道菜选料精良,制作出来的脆皮鱼,味道极为鲜美。

  宫保鸡丁

  1.主料:鸡腿肉1块、花生米1两左右;

  2.辅料:姜15g、蒜15g、大葱半根、干辣椒10g、花椒3g、菜油50g3、腌码料:盐1g、糖1g、生抽10g、料酒10g、清水10g、淀粉5g、香油5g4;

  3.宫保汁:醋30g、糖30g、盐1g、料酒5g、生抽10g、老抽5g、淀粉5g。

  做法

  1.将鸡腿去骨切成小块,用盐、糖、生抽、料酒、清水、淀粉抓匀,然后倒入香油,再次抓匀,腌制20分钟。香油一定等所有调料都拌匀后,再倒进去,作为最后一层锁水。

  2.锅中倒菜油,中火将油锅烧热,约至六成熟,放入花生米,转小火10分钟后捞出。

  3.中火将油锅烧至六成熟,放入码好味的鸡丁,快速炒散至表面变色,盛出备用。

  4.锅中留有底油,继续加入姜片、葱段、花椒、干红椒,煸出香味后,加入鸡丁,快速炒匀后立即加入调好的宫保汁,转大火快速翻炒10秒左右。

  5.最后放入花生米,翻炒均匀,即可出锅装盘。

  “非常沙琪玛”

  主料:鸡蛋2个、冷饭一碗、小葱沬、姜蒜沫、火腿粒、淀粉;辅料:菜油、猪油、芝麻油

  做法

  1.鸡蛋打成蛋液;

  2.将葱沫、姜蒜沫、火腿粒加入其中,加入适量的盐和芝麻油调味。然后加入剩饭、淀粉搅拌均匀。

  3.开猛火,待锅炙热后放入适量菜油、猪油,待油温升高后倒入拌好的食材,转小火慢煎,两面煎黄,煎熟、煎透后切成块状装盘。再配上生菜,把“非常沙琪玛”包起来,蘸着“沙拉酱”吃。

  这两道菜都比较简单,赶紧做给家人来尝尝吧。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