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经历的越多,就会看清很多人和事。
渐渐地,你就会变得越发沉默。
因为不是每一件事儿都有必要说出来。
01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言语是有力量的,有时候可以带来鼓舞和正能量,而有时候却像无形的利刃、伤人又伤己。
懂得说话也是一门艺术,但这种艺术很少有人可以一探而知。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仅仅考虑的是情感维系,更重要的是人际交往中的言语艺术。
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说错话被指责,甚至因为不当的言语而失去一段关系。
因此在你对于所要开口的话不肯定、不确定的时候,学着沉默也是一种智慧。
学会“沉默”是一个人最大的修行。
古语有云,沉默是金,那些开口就夸夸其谈的人,越是口若悬河越是显得自己“浅薄”。
人生路很长,每个人都会在路上经历和成长,所有的故事都值得被珍视和收藏。
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被大肆宣扬,有些话说不得,适当的沉默更是必要的。
那些沉不下心去沉默的人,或许会因为言语而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行走在人生的路上,学会沉默也是修行。
学会“沉默”,做清醒的旁观者。
“反转”事件的频繁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过多的发声和过早的发声都会给事态带来不一样的发展。
一段经过剪辑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女子的丈夫在泳池里打了小男孩。
当视频被发到网络上后,很多人指责男子,觉得“打小孩”的行为太过于过火。
事情一经发酵,甚至有人“人肉搜索”男子一家,闹到医院要求事件中的女医生停职。
最终,女医生不堪重负自杀。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人们很多时候来不及去判断事件的真实面貌,只是匆匆一眼的信息罢了。
那些“张口就来”、叫嚣着“伸张正义”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正义一方。
在浮躁的社会现实里,有些事真的应该学会“沉默”了。
人们拥有热心和共情能力,却不免被有心人拿来利用。
因此不妨学会沉默,做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做自己想要的决定,绝不被他人影响、甚至利用。
一个人最有价值的东西是思想。
沉默是金,很多时候把所有的事情都沉淀在心间,经过反复思考以后才是真正的可以被许可的答案。
那些宣之于口的言论、轻而易举就吐露的情绪,很轻易地就暴露了自己的小心思。
但这些小心思,可能并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
从古到今,因为言论得罪人的人不在少数,因此真正的智慧从来不是自己的心情在冲动下的宣泄,而是盘旋心头千百遍的胸有成竹。
沉默是内心的修行。
当你想要做一件事情时,就一定要顾虑到这件事带来的后果和种种影响,人们所说的“三思而后行”就是如此。
说话也是一样,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你的言语来抢白,很多话说出来就覆水难收。
毕竟,看似说话的人掌握了主动权,其实沉默的人早已把全程了控于心。
这一场修行是考验一个人能否拥有智慧的沉淀,更是让人坚守本心、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言语是一个人用来表达自己的工具,更是自己形象的代言人。
在这场修行中,人们不仅仅修的是“沉默”,也是在修本心。
一个敢于表达自我的人固然会让人觉得勇敢又热烈,但是那些被诱导发声的人真的是出于本心吗?
当一切都不明朗的时候,希望所有人都可以等一等,看清真相。
沉默不代表着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而是将所有的心绪都沉淀下来,认清自己真正想要去选择的答案。
世界喧嚣而热闹,想要沉寂下来其实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人生应学会沉默,沉默也是一种修行。
当你沉默时,你才能更好的认清自己,看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