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古代的加急有多快?要多久才能到达

2020-03-13 来源:凯风网综合

  在看古代影视剧的时候,士兵在打仗的时候,如果要是有什么比较紧急的时候,总会说“八百里加急”。在古代只有马车,并不像现在有汽车、飞机,可以快到达,那么,在古代的加急到底有多快呢?需要多久才能到达?

 

  唐代时期

  唐代时期,最著名的就是唐朝末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吃荔枝事件反应唐朝官方加急文件有多快。

  《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

  为了让杨贵妃吃到一口新鲜的荔枝,唐玄宗对其喜爱,命人从当时盛产荔枝的岭南快马加鞭运送到长安。路程约在2100公里以上。

  用现在的方法计算,坐飞机只需要2个小时。但是用火车运输也需要30个钟头,如果做得是硬卧,想想其中的滋味就让人难受。

  回到唐朝时期,只有靠驿站快马加鞭,如果是一个人运送,骑马一路驰骋,一路颠簸,恐怕屁股血流不止。

  那么计算下唐朝这段路程,需要多久才能到呢?

  唐朝规定,最低时速要送出一百八十里,最高时速三百里。当然还有一个更高的时速那就是皇帝的加急文件,那就是日行五百里。按照这个计算大约九天才能送到。

  那么为了让杨贵妃能够吃到百果之王的荔枝,需要换多少人、马?

  根据史料记载,唐朝的驿站每隔20里便有一个,全国约1600多个。那么按一人两马换算,最多需要210人,420只马匹。才能做到如此快速。

 

  宋朝时期

  宋朝的快递称为“急脚递”,虽然称呼上是脚递,实际上是一种用马匹传递信息和物品的速递业务,要求日行400里以上。岳飞被12道金牌急召回京,用的便是“急脚递”。

 

  明朝时期

  虽然明朝时期已经有了火炮,但是汽车和铁路业还早,这要等到清朝末年。此时的驿站在明朝发展的更加四通八达,逐渐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庞大体系。

  据史料记载,明代比唐朝驿站间距多设40里,还比其多近400个驿站。

  明代马匹有多快?明代诗人于慎写道:“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里路到长安”,说明在运送途中用上了冷藏技术,长途运至目的地时,鲥鱼尚“带雪寒”。说明明代的运输也是飞快的,不比唐朝时期杨贵妃吃荔枝运送慢。

  到了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因为战乱导致内外国库空虚,大量裁撤驿站人员,使得民间的快递业发展,镖局出现。 

  清朝时期

  明朝末年归于沉寂的官办快递业,在清朝再次火起来。

  清代的驿站归兵部车驾司管理,驿站也是遍布全国。就连偏远地区也出现了驿站,其遍布范围超过明朝。

  作为更加完善的清朝,速度也是超过以外朝代。

  唐朝时日行五百里的极限,被清朝人轻松打破,日行六百里甚至日行八百里的记录,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清代的文献中。

  康熙年间,三藩叛乱的消息九天便送到了京城。这份高效的背后,是清代对于快递时效的高标准严要求。

 

  清代政府规定,如果文书上标注了“马上飞递”的字样,就需要用日行三百里的速度送出,如果是紧急情况,还可以写上“六百里加急”或者“飞折八百里驿递”等字样,以表示这封紧急公文需要用日行600里或是日行800里的速度送达。

  随着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改变了传统的通信。并在1871年,怕违反清政府不得登陆规定,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秘密在上海登录,从此逐渐取代了驿站之间派送。代表着驿站从此拉开了谢幕。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