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曾在《我的文学情缘》里说过这样一段话:“‘文革’时,我们家搬到中央党校住……那段时间,我天天在那儿翻看“三言”(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中很多警句我都能背下来。”
既然习大大都为“三言”点赞,那么“三言”到底有多牛呢?咱们姑且不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白娘子被压雷峰塔”“唐伯虎点秋香”等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出于其中,仅《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合》前面的一个小故事,就警句不断,告诉人们该怎样对待酒色财气。
三科不第 李生失意闷登秋江亭
作为我国传统的话本小说,《警世通言》里每个正本故事的开头,都要讲一段承题起讲的话,或讲一个与正文相关的小故事,然后引入正文。
前面这段话或小故事,便叫做“头回”,又叫“得胜头回”。这个充满警句,并讲清该如何对待酒色财气的小故事,就是《苏知县罗衫再合》的头回。
这个小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杭州府,男主角是一个姓李名宏、字敬之的才子。尽管李生、李才子胸藏锦绣,腹隐珠玑,才能了得,然而他时运不济,三科不第。
名落孙山后,李生心中烦闷,再加上时值深秋,秋风、落叶,更让他心中惆怅,于是他便坐船外出散心。
当他登上钱塘江江口的秋江亭散心时,被墙壁上的一首《西江月》词给吸引住了。这首词写道:
酒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
财多招忌损人苗,气是无烟火药。
四件将来合就,相当不欠分毫。
劝君莫恋最为高,才是修身正道!
对这首将酒色财气说得一无是处的词,李生不敢苟同,他认为,人生在世,酒色财气还是不能少的——没有了酒,祭祀宴会就失去规矩;没有了色,人就会断绝子孙后代;没有了财,人们就没法在世上生活;没有了气,世上也就没有了忠臣义士。
李生这样想着,便也做了一首《西江月》来表达自己对酒色财气的看法:
三杯能和万事,一醉善解千愁;
阴阳和顺喜相求,孤寡须知绝后。
财乃润家之宝,气为造命之由。
助人情性反为仇,持论何多差谬!
伏几而卧,李生梦会酒色财气四仙女
李生做罢词,不觉有些困倦,便趴在条几上休息会儿。
就在他朦朦胧胧似睡非睡之时,只见四个身穿黄、红、白、黑四种颜色衣服的美女,翩翩而至,向他问安。
李生见状忙问她们是谁。这四个美女说,她们是神女,前些日子看见有人在这儿作诗辱骂她们,很是生气。今天见李生作诗与她们洗涮冤屈,特来拜谢。
李生一听就知道她们是酒色财气四位仙女,便又作诗把她们夸奖一番。他写道:
香甜美味酒为先,美貌芳年色更鲜。
财积千箱称富贵,善调五气是真仙。
四位仙女听着李生的夸奖感激万分,便商量着让李生从她们当中挑一名“无过之女”,来侍奉李生。
那么谁是“无过之女”呢?四个仙女争了起来。
先是穿黄衣服的酒女争着先自我表白,她自夸道:
善助英雄壮胆,能添锦绣诗肠。
神仙造下解愁方,雪月风花玩赏。
好色能生疾病,贪杯总是清狂。
八仙醉倒紫云乡,不羡公侯卿相。
听着酒女的自赞,李生赞叹不已,刚想说酒女是“无过之女”,不料酒女的一句“好色能生疾病”,激怒了穿红衣的色女。
她柳眉倒竖,星眼圆睁,上来争辩,质问酒女:“难道三四岁的小孩害病,也是因为好色吗?”说完这些,她作诗一首,说出了酒的许多不是:
平帝丧身因酒毒,江边李白损其躯;
劝君休饮无情水,醉后教人心意迷!
李生想着汉平帝被王莽用酒毒杀,李白贪杯丧命,不由对酒女皱起了眉头。
这时色女也做了一首《西江月》来说自己是“无过之女”。她写道:
每羡鸳鸯交颈,又看连理花开。
无知花鸟动情怀,岂可人无欢爱。
君子好逑淑女,佳人贪恋多才。
红罗帐里两和谐,一刻干金难买。
就在李生赞叹“一刻千金难买”,认为色女是“无过之女”时,谁知这句话得罪了身穿白衣的财女,她当即怒作一首诗来数说色女的不是:
尾生桥下水涓涓,吴国西施事可怜。
贪恋花枝终有祸,好姻缘是恶姻缘。
听罢财女的诗,李生想着尾生因和女子约会命丧水中,夫差贪恋西施的美色以致亡国,不由一时心惊。就在这时,白衣女也作词向李生自夸:
收尽三才权柄,荣华富贵从生。
纵教好善圣贤心,空手难施德行。
有我人皆钦敬,无我到处相轻。
休因闲气斗和争,问我须知有命。
听着白衣女的吟诵,李生不住地点头称是,如果自己有钱,哪还会名落孙山?就在李生认为白衣女是“无过之女”时,不想身穿黑衣的气女却因财女一句“休因闲气斗和争”,粉脸生嗔,过来作诗指责财女的不是,她写道:
有财有势是英雄,命若无时枉用功。
昔日石崇因富死,铜山不助邓通穷。
李生听罢气女的诗,心中暗想石崇因财取祸,邓通空有钱山,不救其饿,好像明白了什么,便问气女是不是“无过之女”。气女见李生发问,也自夸起来,她言道:
一自混元开辟,阴阳二字成功。
合为元气散为风,万物得之萌动。
但看生身六尺,喉间三寸流通。
财和酒色尽包笼,无气谁人享用?
美女相斗,李生醒悟道出千古名句
气女刚刚自夸完毕,还没等李生答话,只见酒色财三个美女,一起攻击起她来,她们作诗言道:
霸王自刎在乌江,有智周瑜命不长。
多少阵前雄猛将,皆因争气一身亡。
眼见着四位美女相互揭短,李生这时明白了酒色财气四位美女都不是“无过之女”,便推托道:“四位贤姐,小生褥薄衾寒,不敢相留,都请回去。”
四个美女见李生谁也不留,便互相埋怨,打骂起来:
酒骂色,盗人骨髓;色骂酒,专惹非灾;财骂气,能伤肺腑;气骂财,能损情怀。直打得酒女乌云乱,色女宝髻歪,财女捶胸叫,气女倒尘埃,一个个蓬松鬓发遮粉脸,不整金莲撒凤鞋。
李生眼看着个四个美女打成一团,刚想上前劝解,不想被气女推了一把,一下子惊醒过来。
回过神来的李生,揉揉睡眼,眼前哪还有四位美女!他知道自己做了一场梦。
回忆梦中的场景,李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酒色财气,不可无,但也不能太“恣意于酒色,沉迷于财气”。于是,他又作诗一首,来告诫后人该如何正确面对酒色财气,这首诗就是今人经常引用的——
饮酒不醉最为高,好色不乱乃英豪。
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