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治疗热伤风,如何避免这些误区是关键

作者:柠檬 · 2017-08-01 来源:凯风网

  夏天出汗量增加,人们会开着空调、风扇入睡、用凉水冲浴、骤然进入温度很低的房间,殊不知,这样很容易患上“热伤风”。    

 

  从中医角度来讲,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两种。热感冒的俗名,就是众所周知的“热伤风”。

 

  热感冒多因病毒引起,少数因细菌引起。热感冒,即感受风热邪气。  风热引起的热感冒,其发病特点与气候骤变、淋雨受凉、出汗后伤风等均有密切关系。其实,热感冒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以春、夏两季为多。临床上发现,气候突变、冷热失常、温差增大等,会使热感冒发病率增加。大吃冷饮、洗冷水澡、久吹空调……因凉而起的夏季感冒,困扰不少人群。

 

   

 

  如何分辨是否患热伤风,避免治疗误区才是应对关键。 

 

  误区一:流行性感冒=热感冒 

  热感冒不等同于病毒性感冒,病症要分清。 热感冒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偶尔怕风,汗出口干,喉咙疼,流稠涕,咳浓痰,舌苔较薄,脉象主要为浮脉或数脉。  而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性。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误区二:暑湿感冒=中暑 

  都是天热惹的祸!不少人会把中暑与暑湿感冒混为一谈。暑湿感冒因属感冒范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明显的感冒症状;中暑虽有发热,但无其他感冒症状,这是两者根本的区别。暑湿感冒和中暑都有暑中夹湿的现象,所以两者都会出现相同的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

  中暑的外界诱因很明显,多在高温环境下劳作而生;暑湿感冒则不同,它的主要起因是人体感受风寒暑湿,外界诱因并不明显。此外,暑湿感冒病程缠绵,大多需数日治疗方能痊愈;中暑发病急、恢复也快,一般1至2天症状便可消除。

 

  误区三:热伤风不会传染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热伤风就是一种夏天的普通感冒,因此它同样具有传染性,建议您感冒期间注意别传染给家人。发生热伤风后,应注意饮食及生活的调节,有些患者出汗后就立即洗澡,以致在洗澡时再次受寒,使病情加重。建议发汗后用毛巾擦干汗渍,换掉内衣裤,病愈后再洗澡。

 

  误区四:温度低于38.5就用退热药 

  发热后,不少人会选择自行服用退热药,其实并不恰当。体温低于38.5摄氏度,无需用药。临床上,一般体温到达39度才需要用药。发热、低烧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大量饮用温开水排汗,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身体,用蘸冰水的毛巾敷腋下、手腕等经脉多的地方也有利于散热。

 

  误区五:一感冒就吃抗生素 

  不少人一有点感冒咳嗽就吃抗生素,岂知非但感冒不好,反而可能产生抗生素耐药性。 因为无论热伤风,还是其他类型感冒,从致病原因上可以分为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感染两种。抗生素就不能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而只有经医师检查,确定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做治疗。

 

  误区六:热伤风必须服用药物 

  热伤风通常会自愈,临床上,治疗热伤风的常用中成药有感冒退热冲剂、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上感冲剂、风热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银黄口服液等。主张宣肺清热、辛凉解表、清热祛暑、清气分热。一般来说,热伤风的伴随症状如咽痛、咳嗽等不明显,应尽量不服用药物;若伴随症状明显,发热较重、咽喉肿痛,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尽量避免使用解热镇痛药。

 

  误区七:习惯买一种感冒药 

  风热感冒主要发生在春季、风寒感冒发生在秋冬季,暑湿感冒发生在夏季。如果暑湿感冒用风热感冒药治疗,不仅药不对症,而且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误区八:不了解是哪种上火 

  “上火”在中医中,有“实火”和“虚火”之分,实火主要表现为牙龈肿痛、口干多饮、大便干燥,应该吃些牛黄解毒片或四季三黄软胶囊;而虚火主要表现为盗汗、燥热不想喝水,这时候要吃一些滋阴的药物,比如知柏地黄丸、口炎清颗粒等。

 

   

  如何预防热伤风?

  一、空调使用有讲究,夏季空调开得过猛,室内外温差过大,常会引发感冒影响健康。建议人群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一般空调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4℃最为适宜;“上班族”回到家里不要急着钻进空调间;即便开空调,室内也应适时保持通风。

  二、调养精神,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切忌发怒、烦躁。

  三、加强身体锻炼,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如做操、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要养成经常性户外活动的习惯。

  四、起居有度,保证睡眠时间,尽量早起,保养阳气。

  五、合理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温食为主,忌辛辣燥热之物,不暴饮暴食,不食高脂以及不洁食物,适度食用冷饮。

  六、夏季尽量温水沐浴,可自行按摩肩、膝关节等,帮助血液通畅。

  七、经常洗手有研究,手的触摸最易感染病毒。感冒患者的飞沫中,仅8%有感冒病毒,大多的病毒传染仍通过手。如健康人群碰了患者接触过的地方,再摸自己的鼻子、眼睛就会染上感冒。为此,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勤洗手,尽量少用手摸眼睛、鼻子。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