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食药监总局发出警示,滋补佳品“菌中之冠”消费谨防误区!

作者:高铭昱 · 2017-08-21 来源:凯风网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就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银耳发布消费提示,就银耳的选购、加工及预防银耳中毒等方面提出中肯意见,提醒大家在消费食用银耳过程中谨防陷入误区,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银耳状如其名,柔软洁白,富有弹性,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和名贵补品燕窝相似。而燕窝岂是寻常百姓消费之物?相比之下,银耳价格便宜,故受到大众的喜爱,被称作“穷人的燕窝”。银耳既可补脾开胃,又能滋阴润肺,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功效多多!同时,银耳又是可以长期服用的良好润肤食品,因此更受爱美女性的青睐!经常食用银耳,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然而,尽管银耳是大众喜欢的食、药、补兼用的佳品,在消费食用过程中却存在很多误区,难怪国家食药监总局也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大家。快来看看都有哪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以免影响你的健康。

 

   

 

  误区一、银耳并不是越白越好 

  顾名思义,银耳嘛,当然是银白色的,但银耳是不是越白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银耳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传统美味,在选购时,要注意观察产品的色泽,以色白或微黄者为佳。颜色过白的银耳,可能是硫磺等化学试剂熏制处理过的,不宜购买。好的银耳,色泽呈白色或略带微黄,朵形大而圆整,而受潮后烘干的银耳多呈黄色。优质的银耳应干燥无异味,有异味者则为劣质银耳,不宜食用。

 

   

 

  误区二、银耳加工泡发后即可食用? 

  购买回合格优质的银耳后,在食用前应合理加工。银耳可以用凉水(冬季可用温水)泡发,让水慢慢地渗透到木耳中,经过三到四个小时后,木耳又恢复到半透明状即为发好。银耳也可用开水泡发。无论用哪种方法,泡发后都应去掉未发开的部分,再充分漂洗。有人泡发后直接食用,有人开水烫一下食用,都是错误的。银耳必须充分加热煮熟后方可食用。泡发煮熟后的银耳以及时食用为佳。加工后的银耳放置时间过长,营养成分就会减少并产生有害成分。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银耳中原来含有的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

 

   

 

  误区三、银耳图新鲜可能导致中毒 

  1984年,首例食用银耳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据调查得知,中毒者是食用了变质鲜银耳。有人一味图鲜,认为鲜银耳口感更好,营养更丰富,其实这是认识误区。据介绍,干制银耳保留了银耳中的所有主要营养物质,鲜银耳的营养不会比干银耳丰富多少,而鲜银耳中引起食物中毒毒素的检出率远远大于干银耳,迄今未有因食用干银耳引起中毒的报道。国家食药监总局警示说,受培植环境及土壤的影响,鲜银耳容易污染致病菌并产生毒素,因此禁止在农贸市场出售鲜银耳,不要在自家炒食、凉拌鲜银耳,更不要将变质鲜银耳馈赠亲朋好友。国家食药监总局提示说,如果在食用银耳等食品后发生呕吐、腹痛等症状的疑似中毒人群,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并及时就医。将剩余食物封存,送当地卫生专业技术机构检验。

 

   

 

  误区四、银耳是滋补佳品人人可食 

  银耳价廉物美,滋补效果好,既是美食又能调理自己的身体,营养价值丰富,对健康非常有益!但你知道吗?银耳虽好,也不是人人皆宜的,有些人不宜食用银耳。有出血情况的病人就应该禁止服用银耳。这些人如果食用银耳,可能导致旧病复发或加重出血。银耳有润肠作用,食后大便泄泻者也不适宜。冰糖银耳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要避免服用。

  对于老年人来说,因为本身的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尽管银耳对年老体衰的老年人来说是滋补佳品,但因其难以消化,所以吃银耳时一定要注意食用量。近年来,因吃银耳而发生肠梗阻的事例屡见不鲜。如一次食用过多银耳或者连续食用,都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肠梗阻的病因。因此,老年人食用银耳必须注意适可而止。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