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凯风独家:列入非遗的七夕,中日韩各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作者:高铭昱 · 2017-08-28 来源:凯风网

  8月28日,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乞巧节。这是个浪漫的节日,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个节日青春洋溢、花团锦簇——因为她是少女们的节日,这是中国的“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不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东亚各国都有流传,在日本与韩国尤为盛行!这个以中国民间传说为载体的节日,传到异国他乡,都有哪些变与不变,都有哪些独特的民风民俗?列入中国非遗的七夕,在中日韩三国都分别上演着哪些不同的故事?

  中国:一、穿针验巧各展其能百花斗艳

  七夕是中国的女儿节、少女节,节日的活动自然以年轻女性为主体。这一天,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遥向天上的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以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最为多见。各地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七夕也是儿童们快乐的节日。儿童们这天会得到自己喜爱的玩具,一种称作“磨喝乐”的小泥偶。在这天,儿童们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为老牛庆贺生日。这个习俗当然同样来自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也被看做是中国的“情人节”,因“情人”一词含义暧昧,故有人主张称其为“爱情节”。有些地区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据说,七夕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二、应节食品乞巧果子千姿百态

  中国的节日都有标志性食品,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七夕既然是乞巧节,应节食品当然是巧果啦!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巧果的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做法是:白糖熔为糖浆后和入面粉、芝麻,一起搅拌拌匀,然后就用上擀杖了!把和好的面团擀薄晾凉,切成长方块,然后动手折为梭形的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是香甜可口的巧果了!做巧果当然也是乞巧的一种方式,手巧的女子,会尽情展示自己的手艺,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刻出浮雕图案,也是乞巧的一种方式,这样的瓜称为“花瓜” 。

  日本:一、五颜六色许愿纸条漫天飞舞

  日本的七夕节源于中国,本来也是农历的7月7日,但现在大部分地区把七夕节变为公历的7月7日,如今已是日本夏季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的七夕因为源自牛郎织女传说之故,一直含有情人节的意味,可是在日本却和情人节不沾边。日本的七夕是许愿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在长条纸上写下自己的愿望挂起来。写有心愿的长纸条五颜六色,红绿黄白黑,也有粉红色,蓝色之类。许愿的内容不限,父母健康,家庭幸福,考试高中,摸彩得奖…… 什么都可以。

  在日本,七夕节这天还要在院子里摆上玉米、梨等供品,请求织女星保佑自家女孩有一双巧手,多才多艺。庆典结束时,把供品放到河里,让自己的心愿顺水漂走,直达天河!

  二、粘米点心保护牛郎织女交通安全

  与中国人过七夕吃乞巧果不同的是,日本的七夕要吃粘米做的小点心。日本小点心精致小巧,味道甜美。吃这种小点心是有说辞的: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如果喜鹊搭的桥不结实怎么办?为了保障牛郎织女的交通安全,吃些粘米小点心可以帮助把鹊桥粘得结实些,有加固的作用。另外,牛郎织女也是很久不见了,难免有些亲热的语言或动作,吃粘米点心把搭桥的喜鹊们的嘴粘住,免得他们事后多嘴多舌的乱说一气。

  韩国:一、供奉瓜果祈拜织女晒书晾衣

  在韩国,七夕最重要的节日活动就是祈拜织女星。到了这天早晨,妇女们在桌子上供奉各式瓜果,磕头祈求自己也有一双像织女那样灵巧的手。如果有蜘蛛在供奉的饮食上面结网,她们就会欣喜异常,因为这是天仙答应她们的愿望。或者她们会在盘子里装着灰抹平放在酱缸上面,祈求自己有针线活的手艺,第二天如果在灰上有了痕迹就是有灵验了。这种风俗类似于中国的乞巧。

  七夕也是天气由热逐渐转凉的时期,每到此时,农家把夏天的潮湿衣服和书拿出来晒干,这就叫晒书曝衣,久而久之,这也成了七夕节少不了的风俗活动,这方面与中国一些地区的习惯是一致的。

  二、三大美食不可或缺麦面煎饼种类繁多

  面条、麦面煎饼还有蒸糕,这是韩国七夕节必吃的三大美食!七夕过后,天气渐凉,冷风开始吹来,所以面条和麦面煎饼是一定要摆在桌上的!韩国煎饼的种类很多,与中国的煎饼的做法有很大差别。最常见的有海鲜葱煎饼、泡菜煎饼、绿豆煎饼等。海鲜葱煎饼个较大,制作时是少不了墨鱼,虾,海蛎子等海鲜,其中墨鱼是万万不可缺少的!而泡菜煎饼则要使用比较酸的发酵时间长的泡菜才好。现在韩国的年轻人更喜欢借着这一天的机会在一起约会、在外面吃饭、互送礼物。

  中日韩三个国家的七夕节风俗各有千秋,但无可争辩的是都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相关联!一个民间传说能有这么大的魔力,跨越年代、跨越地域、跨越语言和民族,一直被人们所倾倒!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