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男人见美女不多看两眼、或者不动心思,除非这个男人有病。从古至今,皇帝都是用美女来充实后宫的,然而晋武帝司马炎却把一个丑女充实到后宫,他只是为了附庸风雅,那这个丑女是谁呢?她就是西晋的才女左芬。经了解,至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
网络图片
出生在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的左芬,是才人左思的妹妹,也许受家人的影响,左芬自幼好学,善于写文章,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的名气和现在的明星差不多,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赏才的人到是来了不少,可左芬虽然长得丑,但也有她选郎的标准。
那时的左芬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她虽然逃过了美女进宫的选择,却让本就好色的晋武帝司马炎听到外边的人都在议论她,说她多有才。于是,以后宫招有才的人为名,把她纳入后宫。
后宫本来就美女如云,所以司马炎见到了她,很失望。根本就没有把她纳入自己枕边宠幸的妃子,为了显示自己的纳贤之德,而纳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左芬进入后宫,好像只有那样,才能提升他的品位似的,就像现在,人们争先恐后地和明星合影一样。
再说那时的司马炎,他根本不知道当晚该走哪个妃子那里,所以,他很俗地坐上羊车,看羊车走到哪,他就在哪闲下来,聪明的后宫女人争着把羊往她们那里引,也争着往漂亮打扮自己。俗话也说得不错,一个女人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事实也是如此,如当今的某些明星,在舞台上,漂亮得让你以为是仙女下凡了,但她们把装一去,就和邻居大妈差不多,所以,左芬知道自己不会打扮,再说就是打扮了比起那些真正的美貌女子,皇帝看后也会很失望的,于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读书写诗上。过去写字用得都是毛笔,写下要往干亮,有时笔墨味道被司马炎闻到,他也偶尔到左芬那里坐坐,有的时候,也能被左芬的文章吸引住,但毕竟她是个文人,而不是风情女子,在下了朝后,司马炎要的是调情的味道,这让司马炎感到她特别没有情趣。同时,他也知道人家肚子里那是真正的有才,他只是父业子承而已,肚子没多少东西,生怕被她小看,所以,去她那里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左芬已经习惯了,她知道大美的皇后都拴不住皇帝,她算什么,她也不能以此而感到失落。她应该清醒起来,她更知道自己没有强大的背景,陪伴她的只是一支运转自如的笔,一双察物入微的眼。她知道她的荣辱盛衰,皆因它而起,命中注定,她离不开笔。
然而就是笔,又给她带来的幸运,因为,在先皇后薨亡,新皇后册立的宫廷宴会,或者是什么重大事件的宴会,司刀炎都要召左芬为赋作颂。聪明的左芬,只要司马炎一下圣旨就开始写文章了,而且文辞典丽。这让那些高官很欣赏,而且常常给她赏赐大笔的资金,这让她的生活很充实,完全不用考虑,皇帝给她多少钱让她消费,真是凭本事吃饭!
放眼那些后宫的女人,她们个个漂亮如仙,而左芬却只能说奇丑无比;但是,左芬能写诗、作画,她们却不会,这就是所谓的公平。拿今天的话来说,如果左芬嫁给了一个普通的男人,她不用争,算是正房,但在过去,没有计划生育的限制,她整天要为家庭在那里忙碌,根本没有时间读书,或者写诗作画。而在皇宫里,成千个女人在那里争一个男人,就是挤破脑袋也要看看功夫怎么样,所以,对于爱好文学的左芬来说这样的结果也是幸运的,因为她可以躲过妒火下的双重牺牲品的命运,她只能用诗、词来宣泄自己期盼情的愤怒。如她写的《啄木》,“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别啄树,暮则巢宿。无干于人,唯志所欲。此盖禽兽,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就是要以自然为美,不要追求一些违本自己心意的事。
后来,她为了省心,想到安静的华林园中的薄室去生活,得到司马炎的答应后,她在那里更是以笔为伴了。那个时候,整个华林园中都是笔墨的味道,使得司马炎每次路过那里,必须去看看她。这在她的心中到是安静了许多,也让她尝到了一种所谓的幸福。所以说,这就是敢为情宣泄的西晋丑女左芬。就是因为她的宣泄让她不争也得到了所谓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