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叶酸”的养分异军突起,成为我们健康的一个新贵,也受到营养学家们的青睐与推荐。那么,叶酸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保健功效?我们又该如何获得这种营养成分呢?
其实,叶酸很普通,是一种维生素B族,由于最先在蔬菜的叶子里发现,故起名为叶酸。从化学结构来看,这种维生素是一个喋啶与谷氨酸结合而成,外观为淡黄色结晶,对热、光、酸等均不稳定。因此,叶酸在食物烹调后,损失率达50%—90%,并且叶酸在人体内的贮存极其有限,排泄较快,所以极易导致体内叶酸水平低下,甚至发生叶酸缺乏症。
那么,叶酸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英、美等国专家的研究资料显示,妇女在怀孕早期,如果缺乏叶酸会造成胎儿神经管畸形。而且优生学专家的研究还发现,孕妇体内叶酸缺乏,也是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兔唇、腭裂等畸形形成的一大病因。调查显示,我国是一个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家。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生儿约为1600万人,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全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人数约90万例,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补充叶酸、碘等营养素,尤其是叶酸,如果摄入量达到,可使胎儿神经管缺陷发生率降低85%。
此外,叶酸还与心血管健康有很大关系,如果叶酸不足,可危害心脑血管,进而引起冠心病、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
明白了叶酸的如此功能,那么我们如何补充体内的叶酸呢?其实,补充叶酸也并不复杂,一般来说,食补优于药补,所以健康摄取叶酸的方式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做到。
根据食物检测结果,菠菜、小白菜、油菜、番茄、黄豆、花生、豆腐、橘子、草莓以及动物肝肾、禽蛋都是叶酸的“富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叶酸过于娇贵,所以在烹调时也要特别注意,如果烹调不当,食物中的叶酸量可能下降一半甚至破坏殆尽。
那么,我们在平时的饮食中如何摄取叶酸呢?做法呢,也很简单,如果是新鲜的蔬菜,则不宜久放、久泡,要尽快下锅;若用水煮,加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久,尽量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多吃凉拌菜,以增加叶酸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