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有一份浓浓的回忆。不管身处何方,过年总会奔向那个最温暖的地方——家。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年,尤其喜欢看年长的叔叔们一手一手的搭建那些漂亮的门楼,就像彩虹一样。那时以为只要过年就会有彩虹挂在门楼上,长大后去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才知道,门楼上的彩虹只有在清徐才能看到。
清徐曾是春秋古郡,是全国最早的建制县之一,是《三国演义》作者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故里,以“文化名城、醋都葡乡”享誉黄土高原。2011年5月,清徐彩门楼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徐彩门楼是山西省清徐县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是一个集汉族民间古建筑技艺、民间美术、民间彩绘、民间手工技术为一体的综合产物。
醋都门
据传,在唐代清徐彩门楼便有了雏形,当时逢年过节,人们为了祈盼来年商铺兴旺,祛除百邪,便到附近边山采回柏叶绑在竹杆和木棍上,插在自己家房顶的最高处,以求来年百业兴旺。到了宋代,彩门楼有了一定的发展人们用几根门杆搭在自家门前,上边绑上柏叶枝,两边写上对联的柏叶门楼,年年造型不同,极具观赏价值。再后来,历经许多商家的改进,由最初的柏叶门楼发展到柏叶彩门楼、扭彩彩门楼、彩绘彩门楼,到今天的喷绘彩门楼。
听老辈的人说,当时彩门楼都是人们亲自搭建和装饰的。由较大商铺出面牵头,采取自愿原则,向邻近商行筹钱,筹起钱后请当时制作抬阁的师傅制作较好的彩门楼。用五彩布裹木椽子并用彩布扭彩编织亭阁门楼古建 型状的新式彩楼,其名称也由原来的柏叶楼正式取名为彩楼,后来又在彩门楼上挂上灯笼、绣球等,并给每个彩门楼起上了吉祥如意的名字,如“聚财门”、“五福门”、“兴旺门”、“平安门”等等,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心愿。
迎兴门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清徐人民冲破了传统的方法,创建了新型的彩门楼。现在的彩门楼采用喷绘和灯饰来展现美好的祝愿,是对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但在徐沟这个小镇上,过年依旧可以见到一些传统的彩门楼,总有一些清徐人带着一股子执着的念头,守护着属于那片地方的灵魂!
绑带彩门楼
不管清徐彩门楼发展成何种样子,它都赋有一种情感。无论你身处何方,心中都会藏着一片净土,那里有家乡的味道,充斥着浓浓的乡愁,也挂着门楼上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