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民俗民风
民俗:为何信奉黄大仙?还有个“黄大仙区”

2022-06-13 来源:腾讯文化

香港人信奉“黄大仙”的程度在在港人的口头禅里就可见一般:“有求必应找黄大仙”。每年正月初一,港民争上头注香,万人空巷,电视直播,堪为盛举。最有特色者为求签问卜,许多专业解签相师及风水相师为人们指点迷津,其中不乏内地大学哲学系教师去港谋生者。

 

黄初平,又名皇初平,俗称黄大仙,自号“赤松子”,列仙班玉帝勒诏,姓崇、名垒,号司天。据《 赤松山志》 记载:其兄初起乃长子,是为“大皇君”。黄初平生于东晋成帝年间为次子,是为“小皇君”。

关于黄大仙来历现今有四种说法:金华黄初平说、东莞黄野人说、下邢蓝石公说、传说中神农时的雨师。其中以金华黄初平说最为可信。据《金华府志》 载:东晋皇初平,丹溪人(今浙江省兰溪县黄湓村)。牧羊遇道士,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兄初起寻之四十余年,一日逢道士,引入山相见,“后还乡,其族尽亡,乃去。初平别号赤松子云。”

传说黄大仙是金华人的最好实证是在金华北山早在晋代即建有的最早的黄大仙祠——赤松观祖庙。而晋代著名理论家、医学家葛洪《神仙传》和南宋道士倪守约《赤松山志》中关于黄大仙的记载也印证了此种说法。

 

但是无论哪种说法,我们基本可以判定黄初平是先成仙于民间,然后才被辑入道教典籍中成为道教徒宣传其宗教的工具,而其人物形象是老百姓在口头传承的过程中则依照民众的意愿对这一形象进行反复加工的结果。

黄初平“显于东晋,上祖皆隐德不仕”,其出生并非名门望族,而是出生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且善根深厚的布衣之家。

黄初平《自序》 曰:“予少家贫,炊糖不继”。十五岁是黄初平生平的重要转折点,被其师“赤松子”引人金华山石室,传授秘旨,服食,辟谷之术,丹药长生良方,其性完全陶醉于山水之间,超然物外,绝弃世尘,精研丹法,积公德累善行,时觉四十年,黄初平已得道成仙。

后黄大仙云游各地,做了许多警恶除奸,普济劝善的好事,深得民心,被世人尊奉为财神、吉祥之神、万能之神。

 

黄初平在道教中地位显赫,影响深广。海内外侨胞视其为中国道教在南海的最高尊神。有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的许多帝王对黄初平都顶礼膜拜,古吴越的钱镠王,宋代的宋哲宗、理宗、徽宗,明代的明太祖都为黄初平有过诏书或颂咏的记载。宋哲宗、理宗两位皇帝就先后诰敕“崇其美名,褒其有求必应”。

作为道教神仙、区城性的显神,他过去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特别的祀奉,专门供奉黄大仙的祠庙晋代就有浙江省金华市北山的赤松祠。而在近现代主要兴盛于岭南地区,如广州市芳村区花地、博罗县罗浮山、香港竹园村和南海市西樵山。

而其中又以香港黄大仙庙最为著名,亦称“金华分迹”,这座祠庙大概已有80 多年的历史。在英殖民经济时期大多数港人崇奉黄大仙,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曹聚仁先生也说:“港九奉祀的大神,黄大仙代替了张巡、许过,也超过了天后、马祖。”可见黄大仙在当时民众中的影响。

 

香港人信奉“黄大仙”的程度在在港人的口头禅里就可见一般:“有求必应找黄大仙”。每年正月初一,港民争上头注香,万人空巷,电视直播,堪为盛举。最有特色者为求签问卜,许多专业解签相师及风水相师为人们指点迷津,其中不乏内地大学哲学系教师去港谋生者。

最有意思的是将黄大仙与六合彩、马会等行业联系起来,并专门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深刻地打上了商业文化的烙印。在今天,“黄大仙祠”还成了香港一个重要人文景点,并带动了一系列相关职业的发展:香火生产、算命、手工艺品制作等。后来黄大仙祠庙并随着华侨的足迹流入东南亚地区,甚至漂洋过海到了欧美一些国家。被当地华人奉为神明,立庙祭祀,香火极盛,美誉侨仙。

黄大仙香火的兴盛,近来赤松观祖庙的恢复建设、以及各方信众不远万里来到金华赤松观寻找仙源,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他在人们的心中不再只是一位神仙,而是海外华人华侨寻求民族文化的“根”,这种神仙信仰既有民族的凝聚力,又揪合着对祖国深深的爱。

黄大仙事迹的广泛流传,祠庙的日益兴盛,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中国文化发展已久,其中多搀有鬼怪现象,因而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华人侨胞一般多信鬼神。《礼祀· 祭法》 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这些被称为“神”的,都能被百姓拿来祀奉。

 

二是在我国古代,以至近现代,多的还是贫农阶层。这个阶层的百姓除了要解决自身的衣食住行以外,难有其力再去解决病痛等其他的灾难,而黄大仙因被传为能医善药,普善救世,另外他还是“牧羊之孩”,和贫农阶层的老百姓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深知百姓黎民的疾苦,所以百姓也就很容易拿他当自家的“神”了,供奉他民众当然也就求之不得了。

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百姓乐善好施的性格符合黄大仙的一生为人。黄大仙总是行事慈善为怀,解除人间苦难,为民造福,有求必应。其传说故事《引虎救人》、《仗义取银》、《惩贪官》等许多故事都体现了上述的精神。如此看来,百姓供奉黄大仙,一来是敬佩他的善良人格;二来也是为了将这种高尚风格代代相传下去,不使失却。

关于黄大仙的事迹传说很多,其中以其“叱石成羊”流传最广。传说讲述:黄初平年十五,家使牧羊,路遇道士,见其性善,便将他带至金华山石室中。其兄初起,寻找初平多年,未获音信。一日,在市中见一道士,和颜悦色,即向前问卜日:“我有一弟名初平,因命牧羊,失之四十余年,不知是死是活,请道长告之。”

 

道士日:“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定是你的弟弟无疑。”初起听后非常高兴!即随道士去风初平,果然相遇,悲喜店毕,问羊何在,答云,“在山东”。兄往视,但见白石,不见羊。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见。”平乃往,言:“叱!叱!羊起!”于是白石皆起成羊数万头。初起见后,又惊又奇,非常钦佩日:“弟今得道成仙,兄能学否?”初平答日:“只要诚心善学,便可得道矣!”

初起即弃妻室,留住在金华山石室中,随初平学道,服松脂、茯苓,不久亦修练成仙,行走于日中,看不见影子,有返老还童之色。至百岁,兄弟俩回归家乡,村貌全非,亲族不识,只得返回山中,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今兰溪黄湓村的“二仙井”,传是当年黄初平兄弟俩所凿。另有唐朝本观道士舒道纪有诗为证: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

传说“叱石成羊”的故事是很有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是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文资源。明万历年间,“赤松羊石”便已成为金华十景之一,历代名贤雅士纷纷接蹱而来,受到文人的传颂而千古流芳。

 

黄大仙的传说故事“叱石成羊”原汁原味,非常生动、感人。这些传说不仅反映了老百姓朴素的美丑爱憎观念,也反映了他们对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认识。中国是神仙的国度,仙人在中国为最受崇拜者。而羊在我国是财富的象征,“羊”与“祥”谐音,因而羊是吉祥之物。仙人把石头变成羊,显然与点石成金同义。

“叱石成羊”是最富有黄大仙特色的法术。把山羊变化成山石,按黄初平的说法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为百姓做好事。金华、兰溪一带为丘陵地形,适合养殖山羊,但每日需放牧于山坡,费时颇多,若能任其生长,数量既会增多,又不必费心劳碌,岂不大好?

而能把山石化成山羊,其中寄托着人们对则富的期盼也未可知;另外“叱石成羊”也表明修成正果,功德圆满的意思。而圆满是所有中国人所期盼和追求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叱石成羊”会因人而异给我们留下更多的回味思索与寄托。(林正英也拍过一部电影就叫黄大仙,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关注公众号零点鬼话,我们下期见。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