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民俗民风
中秋话家谱:水流千里有缘 族传万代是亲

2022-09-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谱,承载了家族的“共同记忆”,亦是对子孙后代的一种精神寄托。中秋节是家庭的团圆,而家谱作为家族血脉传承的重要载体,亦是家族的团圆。

“一部家谱,让我找到了自己的根”

美国《华盛顿中文邮报》社长倪涛,生于上海,祖籍无锡,1980年代起就旅居美国。30多年来,他从未知晓自己的家族史是怎样的。

2018年,倪涛在美国偶遇华人教授倪超英,聊天之下,发现二人都是江苏无锡籍。倪超英还告诉他,在无锡惠山古镇,有一个倪云林祠堂,里面发现了一本1915年的倪氏家谱。

出于对自己姓氏的好奇,倪涛打电话给远在无锡的亲人,了解族谱情况,并辗转找到了无锡倪氏宗亲协会的会长倪伟南。在倪伟南的帮助下,倪涛在30多卷的1915年家谱里找到了爷爷倪天衡的名字。

根据家谱上的信息,倪涛最终确认了爷爷即是大画家、无锡倪氏七世祖倪瓒(倪云林)的第19世孙,而倪瓒如今已成为无锡的一张文化名片。

2019年,在外漂泊了30多年的倪涛回到无锡,开启寻根之旅。在江阴青阳镇赵宕村五龙泾,他受到了倪氏宗亲的热烈欢迎,大家围坐在一起,畅叙亲情。

倪涛说,当时大家谈得更多的是如何续修家谱。“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家谱的续修需要整个家族齐心协力。”

倪涛表示,近些年他看到海外侨胞对于寻根谒祖,修谱续谱的需求在不断增强。不少侨胞会通过建立同乡会、族群服务平台等一些公益组织来充实家族寻根修谱进程,增强同系亲友的沟通联系,让寻根修谱更加便利,而这也是他今后为家族续修家谱提供支持的重要方向。

“拿着叔公的照片回乡寻族谱”

马来西亚华人蔡锦兰的寻根之路,经历了一番波折。“从清朝末年大概是1900年开始,我爷爷的爷爷南下来到马来西亚,我算是第六代华人了。”蔡锦兰的家人从来没有向她讲起父辈的故事。她上大学时,做了一个关于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和华人文化认同的研究项目,从此产生了寻根的想法。

2016年,蔡锦兰在马来西亚河婆同乡会会馆的一本刊发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旧会刊上,看到有亲人的介绍,上面写有祖籍地地址,她决定开启寻根之旅。

2017年7月,蔡锦兰出发到广东省揭西县龙潭镇的灰寨墩寻亲。

“寻根”之旅一开始不太顺利。广东的大巴把蔡锦兰放在高速路上,她在路上拦到前往祖籍地的小巴,车上的人让她在当地网站发贴,随后当地人很快和她取得联系。他们知道有“番客”回来了。之后蔡锦兰顺利联系上公会族谱的主编,第二天到祠堂去找族谱。

“祠堂有一些老人在聊天,那些老人还记得叔公建过的桥,我亲戚就住在桥的附近,就让人骑摩托车带我去找。”当时,蔡锦兰费劲解释自己的身份,但一度被亲戚们怀疑自己是骗子。蔡锦兰没有放弃,她拿出旧会刊上的叔公简介给他们看,同时让自己的父母多发些爷爷的老照片以证明自己的身份,“还好我懂一些客家话,否则会更困难。”在几经确认之后,蔡锦兰最终与家乡的叔公(爷爷的堂弟)相认,一家人难掩相逢的喜悦。

找到了自己在中国的根,蔡锦兰觉得是一件幸运的事,她说:“幸好找到了,揭开了历史的面纱,也了解到祖辈们为了后代付出的辛劳和牺牲。通过族谱,知道我们的根源在哪儿,从哪里来。”

“收藏3000多册家谱,助华侨华人找祖源”

在湖南长沙的一栋居民楼里,藏着一家凝聚了祖孙四代人心血的“仰月楼家谱馆”。馆内,贴着“杨”“王”“李”等姓氏的木箱子摞满了三面墙,装着馆长杨岳平一家收藏的3000多册家谱。

“我与家谱结缘应该是我的家传,因为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爷爷收藏的同治年间的家谱。(目前)最早的一本家谱是隆庆元年的,到现在将近600年了。”杨岳平已经收藏、编修、研究家谱40余年。从大学开始,她便利用闲暇时间跟着父亲一起手抄家谱。

九十年代初期起,家中陆续接到海外华侨华人找族谱、访亲戚的委托,让杨岳平更加意识到家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特有现象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

2016年,退休后的杨岳平创建了家庭式的家谱馆。开始帮助越来越多海外华侨华人和香港、台湾同胞寻根问祖、修建家谱。杨岳平表示,自己的工作能帮助他们找到家族的历史,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她感到非常自豪。

在杨岳平的影响下,她的丈夫和儿子也爱上了家谱文化。如今,儿子杨印文正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家谱数字化工作。杨印文说,从事家谱数字化工作以来,他接触到了许多海外华侨华人,很多人都能说出自己姓氏的故事,他们对于家族文化的认同让自己感触颇深。

他认为,家谱给予了年轻一代重要的精神支撑。通过家谱,可以看到祖祖辈辈的奋斗历程,发现我们的祖辈、父辈其实就是自己的偶像。未来,他也将继续推动家谱的数字化,让更多人把自己的家族精神、文化传承下去。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