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民俗民风
手工粽传承人周姣娥:一直坚持“匠人精神”

2022-10-08 来源:腾讯网

双龙村是宅梧粽子的主产地之一,位于广东省江门鹤山市和佛山高明区交界处,村落里有延绵几公里的“大岗顶”山脉,有的村还在饮用山泉水。山泉水是宝贵的自然财富,用它制作出的粽子,甘甜无比。泉水流淌形成了小溪,溪边长满丰富的植被,其中一种叫野山姜的植物枝叶最适合制作粽子的绑绳。一代代妇人的巧手,包扎出一种形似“牛角”的粽子,近百年来,它们散发着令人回味的绵绵幽香。

 

宅梧粽子的制作工艺与其它粽子不同,除了外形、材料上的讲究,烹饪方法也不同。宅梧粽子一般用柴火灶,需要熬制7个小时以上,原料包括山泉水、糯米、五花腩、黄豆、绿豆和山姜叶。过去都是选用带壳的绿豆,如今考虑口感等因素,会将绿豆剥壳,这也成为粽子选材用材的一大特色。

 

 

“双龙村这里,很多婆婆秉承着‘良心’二字,一做就是几十年。做粽子,要货真价实,就如做人,要实在!这些不仅是宅梧粽子的文化传承,更是好的家风家训的彰显。”宅梧粽子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周姣娥说道。

 

包粽子看似简单,其实工序繁多,要真正包好一只粽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周姣娥曾经跟着黄丽红学习的时侯,光基本功就练了一两个月。剔肉、去皮、切肉、淘米、洗粽叶、裹扎、烧制等制作粽子的环节全靠手工,她一样一样学下来,吃了不少苦头,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到现在,她每个环节都做到顶尖。

 

 

 

 

“我们接过了前辈们的围裙,就会严格按照要求,追求原材料的品质,保留传统的做法,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周姣娥说。

 

 

 

有人跨省坐高铁只为一碗面,有人排两三个小时的队只为一杯茶;有人因为一只蟹,爱上一片海;有人因为一条宅梧粽,开启了一段寻根路。裕糦宅梧手工柴火粽,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已经开始在省内外打开市场,拥有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努力下,它不仅被世人认识,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成为侨乡文化凝聚的线索,在市场化的冲击下,它还在源源不断地释放新活力。

 

 

 

 

裕糦宅梧手工柴火粽,即便这是一条看起来普通的粽子,然而它的口感却从没让人失望过。

 

裕糦宅梧手工柴火粽,不仅增强了本土人的文化自信,同时也为中国侨都-江门,打造了一张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城市名片。它的声名远扬,让侨都美食更为人所知,让江门的历史有更多人了解,让侨都文化发光发热。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