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非遗博览
【非遗在四平】妙手剪裁百态景 巧技深蕴关东情

2022-03-13 来源:腾讯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探索一个地区人类真实生存状态的支点。通过这些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洞察种种细微的历史真相,从而穿越漫长的历史云烟,用文化艺术的吉光片羽,还原我们的祖辈一路走来所历经的风霜,所经历的欢愉。

从四平市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甄选出12个极具代表性的项目,开设“非遗在四平”专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四平的文化硕果。在这里,您将看到这座英雄之城柔软的侧面,感受这里的人们是如何用满怀深情和满腔热忱将传统的曲艺、手工艺等种种貌似乏味的项目传承下来,世世代代,不绝不息。今天为您介绍的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辽剪纸。

01、非遗简介

“松辽剪纸”植根于东北民间传统文化,是民间传统美术的典型代表,历经家族数代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剪纸作品《东北八大怪》

先辈们用剪纸记录东北的民族历史,表现北方的生活图景,寄寓独特的审美理想,传达朴素的情感经验,让纸张承载关东大地悠长的记忆,滋养后人的精神世界。

 

李秀云老师剪纸作品

“松辽剪纸”题材选择时间跨度大、艺术表现内容丰富而广阔,以考古学、文化学、民俗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为依据,以满族说部(由满族民间艺人创作并传讲的、旨在反映历史上满族人民征战生活与情感世界的一种长篇散文体叙事文学)为创作表现对象,通过剪纸艺术再现东北文化发展史,“活化”和“物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视觉艺术之美的同时体现东北历史文化的厚重内涵,形成族源神话、民族历史、民间传说、民族服饰、民族游戏、民族体育等多个系列。

 

02、非遗成就

2016年,被列入吉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7年,“松辽剪纸”非遗传承团队参加四平市首届“民族风情”剪纸艺术作品评选活动,《红楼十二钗》获特等奖,《满族服饰》《跳皮筋》获一等奖,《人参娃娃》《珍珠球》《放风筝》获二等奖,《满族八旗》获纪念奖。同年,作品《关东二人转》被吉林省二人转博物馆收藏

2021年,松辽剪纸团队创作“剪绎伟大精神谱系”系列作品,并举办全国巡展

03、非遗传承

“松辽剪纸” 目前有成员15人,市级传承人9名。松辽剪纸第四代传承人是吉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秀云。

 

第五代传承人姜亭亭、孔祥羽、刘雪玉;第六代传承人楚学娟、张丽红、赫亚红、靳瑞芳、吕航。

 

他们既是剪纸传承人,又是以东北民间文化、文艺理论、传统工艺美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高校教师、学者,在非遗传承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学术专长。

 

04、非遗心语

一双妙手,

剪裁出满族图景,

剪裁出上古传说,

剪裁出百态生活,

剪裁出人间烟火。

 

一门巧技,

承载着民族文化,

承载着关东风情,

承载着古老记忆,

承载着民愿民心。

 

红纸纷飞,彩剪舞动,

千裁万刻,艺术始成。

当我们深情凝望这一幅幅

精美的剪纸作品时,

也是在对话祖先的心灵

……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