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北方夏季可食用的蔬菜种类很多,而到了冬季,因为气温低,所以只能储存一些耐低温的蔬菜以备冬季食用。土豆、大萝卜、胡萝卜、大白菜都是冬季菜篮子中的必备。其中大白菜是最受欢迎的一款,因为:
大白菜耐储存。随着冬季温度的降低,大白菜的渗透调节物质升速快且含量较高,保护酶活性也较高,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
但如果温度低于-10℃大白菜则容易发生冻害,所以冬季温度低于-10℃的时候一般需要给贮藏中的大白菜盖上一层被子。
贮藏过的大白菜更好吃。冬季贮藏的大白菜和夏季的味道不同,霜降后随着温度的下降,大白菜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有增加。
-10℃时大白菜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5℃时的3~5倍、大白菜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为5℃时的4~11.5倍。这种变化不仅能让大白菜更加耐寒易储存,还让大白菜变得口感更加清爽甘甜。这样既耐储存又好吃的蔬菜,怎能不爱。
在以前,白菜这样囤
通常,每年11月中旬~次年4月下旬为白菜窖贮期。新鲜的大白菜水分含量高,储存不当容易变质。所以为了冬季也能吃上大白菜,在北方冬季即将来临时,人们会将大白菜放在阴凉处晾置一周左右,使大白菜降温和蒸发水分,把外边两层老帮晒绵软,用手攥时没有“咔吱咔吱”的声音为合适。
然后摘去黄帮烂叶,抖掉根部泥土,尽量多保留白菜外叶。外叶自然风干后会形成保护膜,能保证白菜里层的水分不流失,降低损耗。然后再入窖保存,摆在架子上,定期翻倒一次,及时清除黄帮烂叶。
这期间还得注意通风换气,降低贮藏环境中的乙烯含量,调节温度,最好保持在0~5℃。因为贮藏环境温度越高,大白菜越容易释放乙烯,乙烯具有催熟作用,会加快白菜变质,易脱帮,降低保存期。
当然喽,前面说的囤大白菜这事儿,在很多地方——也包括笔者老家的东北,都已经变成儿时的回忆了,现在咱们想吃大白菜,随时跑到超市抱一颗回来就行,已经不用大动干戈囤白菜啦,当然你要是想回味当年冻白菜的口感,也可以自己给它降降温。